本報訊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乎民生。今年3月1日開始,根據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省食安委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為期100天的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堅”行動。全省共出動40萬余人次,抽檢各類食品8.15萬余批次,排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近29.4萬家次,各監管部門查處違法行為14500起,行政立案7101起,公安部門刑事立案388起。
一是全域“查雷”。以風險高、消費量大的產品為重點對象,以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有機污染物、非食用物質等為重點指標,增加檢測頻次。全省共抽檢各類食品8.15萬余批次,涵蓋6679個品種,將不合格產品列入風險清單重點整治或立案查處。全省研判梳理出重點食品安全隱患224個。
二是全力“掃雷”。全省監管部門行政立案7101起,查處違法行為14500起,查處關停違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2019家,移送案件322起,公安部門刑事立案388起。如杭州告破杭州巨德食品有限公司銷售假冒牛肉產品案,檢查涉案大型超市17家,查明以豬肉冒充的牛肉產品1.6萬公斤,案值180余萬元,對10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針對金華、麗水“棉花肉松”微信傳播謠言的當事人,公安機關也給予了行政拘留的處罰。
下一步,浙江省將進一步鞏固“百日攻堅”行動成果,推進“雙安雙創”,打造“浙江樣板”,推動2個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和9個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創建;強化社會參與,構建共治格局,拓展和創新社會各方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社會監督的路徑、方法、模式;推動轉型升級,提升產業水平,打造一批食品國際化標準示范企業,打響“浙產食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