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系列活動之一“食品安全標準與營養開放日”在昆明舉行,云南省衛生計生委就地方標準清理整合結果及標準體系建設情況、標準宣傳解讀,食品安全與公眾健康、營養與健康促進、食源性疾病預防知識等科普知識向社會公眾進行宣傳解讀。
據介紹,食源性疾病是指通過攝食而進入人體的有毒有害物質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
在食源性疾病預防領域,云南在174家醫院設立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覆蓋全省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形成更密集、更廣泛、更敏捷的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2010年以來,云南省各級疾控機構開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2200多起,醫療救治食源性疾病患者近30000人。
活動現場,專家提醒市民注意科學預防食源性疾病,包括不買不食腐敗變質、污穢不潔及其他含有害物質的食品,不購買無廠名廠址和保質期等標識不全的定型食品,不光顧無證無照的流動攤點和衛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店等。專家還對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如何挑選優質牛奶等知識向公眾做了講解。
活動過后,我省衛生系統將針對學生集體食堂、農村等重點區域,嬰幼兒、學生等重點人群,鮮米線、乳扇等重點食品強化監測;推進省、州市、縣區三級疾控機構能力建設;進一步探索、創新地方特色食品管理,申報制定三七須根、紫皮石斛地方標準,盡快完成食用菌標準的修訂,做好天麻、三七塊莖新食品原料申報工作;強化監管執法,打擊食品安全領域違法犯罪活動;注重食品安全大數據應用,服務百姓日常生活、行業監管和政府科學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