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智能監控系統,輸入查詢關鍵詞,不過一會兒就從數萬家店鋪中發現5家店鋪存在違規行為,了解線索后,監管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當場查處一家黃燜雞店暗藏“黑作坊”。線上檢查與線下監管密切聯動,巧用大數據突破網絡訂餐監管瓶頸,這是記者近日在食品安全宣傳周上了解到的監管部門的外賣監管新辦法。
隨著互聯網高速發展,網絡訂餐呈現“井噴式”增長,“黑作坊”、“黑窩點”、商鋪超范圍經營等“舌尖上的煩惱”也隨之而來。一邊是海量上線的外賣商鋪,一邊是有限的監管人力物力,智能監管勢在必行。
食品安全關系國計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也是黨中央關心的重大民生工程。在老百姓普遍關心的網絡餐飲監管方面,寧波智能化監控系統樹立智能監管新坐標,引起與會人員關注。記者從當天舉行的寧波智能化網絡訂餐監控系統推介會上了解到,由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手浙江商安公司開發的網絡訂餐平臺大數據采集、分析系統——智能化網絡訂餐監控系統可以以平均1秒篩查4家商鋪的速度發現外賣商鋪存在的證照不一致、超范圍經營、疑似黑窩點等八大問題。
《“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今年2月發布,嚴格網絡訂餐監管、加強互聯網食品經營網上監測能力建設是監管部門工作的一大重點。專家指出,加強“互聯網+餐飲”監管,不僅需要高科技監管方式,監管配置也要與監管對象相匹配,善于實施在線智慧監管,才能促進網絡訂餐各環節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對于老百姓最擔心的“黑作坊”“黑窩點”問題,智能化系統提供靶向方案。“我們的系統通過掃描發現商鋪實體店位置和證照上的位置距離過遠,那么這家商鋪很可能就是‘黑窩點’。”浙江商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李由宙介紹說,智能化網絡訂餐監控系統會根據每一家店鋪的營業執照和許可證圖片信息進行智能化解析,然后結合許可證數據庫進行線上線下的比對。
記者了解到,該系統運用“網絡爬蟲”技術鎖定訂餐平臺商家信息后,運用圖文對比技術提取商家上傳的證照信息,然后用智能化對比方式把提取出來的證照信息和政府留底的證照數據進行比對,僅用“三步走”就可判斷出外賣店鋪是否存在違規行為。
以大數據推動點對點高效監管,監控系統與監管部門無縫銜接。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元剛表示,監管部門通過大數據比對獲得線索后,他們會第一時間推送給“美團”、“餓了么”等相關第三方平臺,要求他們限時整改,如果限時整改不到位,監管部門將進行查處。
陳元剛表示,從今年寧波市運行這一系統的情況看,大數據監管效果明顯。“照傳統的人工方法,我們檢查一家商鋪最快要五分鐘,運用這一平臺后,檢查效率得到極大提升,效果非常精準,我們按照這個系統指導線下商鋪,查處了一大批‘黑窩點’。”
據陳元剛介紹,智能化監控系統上線前,寧波第三方平臺商鋪證照不合規率達30%,經過今年上半年運行,現在證照不合規率已大幅下降到2%左右。
以網治網,網絡訂餐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據李由宙介紹,全國主要第三方平臺中1200萬家入駐商鋪的數據,這一系統只用一天時間就可以采集到商鋪公開的所有菜品、證照等信息。據了解,這一智能化平臺目前已與寧波、舟山、鄂爾多斯、呼和浩特、湖州等城市的相關部門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