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裴霓裳
由于不良的用眼習慣,妮妮(化名)的雙眼近視度數在三年前從原本相差125度的情況持續加劇,直至達到了300度的差異。
今年12歲的妮妮上小學六年級。從9歲開始,妮妮就被檢查出右眼近視125度,左眼不近視。從那時起妮妮一直佩戴離焦框架眼鏡,但之后妮妮的右眼度數持續增高,去醫院檢查時,醫生告知其右眼近視增加較快的原因是用眼姿勢不正確,妮妮的母親也在幫助她矯正坐姿和握筆姿勢,但收效甚微。
上周六,妮妮的母親帶著她來到湖北愛爾眼科醫院就診。經過全面的眼部和視光能檢查,該院視光專科醫生江露表示,妮妮的右眼調節力較差,還存在外隱斜,融像功能不穩定,間歇性抑制。原來除坐姿不良外,雙眼視功能異常也是妮妮右眼近視不斷加深的原因。
江露建議在佩戴離焦鏡、監測用眼姿勢的同時,給妮妮進行每周兩次的視功能訓練。
“兒童單眼近視及屈光參差性近視在臨床診療中非常常見,較多為右眼近視或者右眼度數高于左眼,它是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導致雙眼發育不均衡而產生的結果。”江露介紹,通常跟一些不良習慣有關,比如寫字時歪頭、躺著看書或看手機等,可能導致雙眼所承受的調節壓力不同,進而引起屈光參差。
據介紹,屈光參差引起的視像不等和視物模糊會損害患者的視功能,容易造成融像異常、單眼抑制、斜視、弱視及立體視功能下降等,而視功能異常又會導致近視度數相對較高的眼睛近視進展更快,從而形成相互影響的惡性循環。兩眼視網膜像的大小相差5%是最大的耐受限度,即兩眼的屈光參差最大耐受度為250度。對于屈光參差患者,通常建議優先選擇配戴角膜塑形鏡或離焦接觸鏡來控制近視。
江露提醒,對有屈光參差的患者而言,需及時去專業的眼科醫療機構進行檢查,尋找產生參差的根源,并盡早采用合適的光學及視覺訓練等方案,在對屈光參差進行矯正的同時,最大程度地延緩近視發展并建立良好的雙眼視功能。
更多資訊請掃碼加入新聞眼健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