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晏雯
通訊員 黃潔瑩
31歲的程女士(化姓)斷斷續續發燒10余天,自行口服消炎藥后體溫反復升高,喉嚨越來越痛,甚至出現休克。醫生表示,程女士患上的是化膿性扁桃體炎,雖然常見,但嚴重的可致命,不可輕視。
9月底,程女士出現了發燒、咳嗽和喉嚨痛的癥狀。根據以往經驗,她覺得可能是感冒了,就自行服用了常備的退熱、消炎藥物,但一周過去了癥狀并未好轉,仍在間斷發燒,最高體溫達39℃,喉嚨疼痛更加明顯。
10月9日,程女士感覺喉嚨疼痛難忍,而且還有異物堵塞的感覺,來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洪山院區成人內科就診,接診醫生發現她扁桃體腫大且化膿,炎癥指標已達危急值,隨即將她收入院。
入院后,醫護迅速為程女士進行了降溫和抗感染等系列治療,以及心電監護。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幾小時后,程女士突然體溫飆升至42℃,渾身寒戰,頭暈、神志淡漠,同時,血壓急劇下降、感染指標飆升,出現了休克現象。
成人內科副主任醫師肖志英立即組織搶救,此時患者雙側扁桃體充血化膿并加重為黑色,外面附著了大面積的白色分泌物,是典型的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導致了嚴重的感染性休克,非常少見且有生命危險。經過半小時的搶救,患者的血壓開始升高,體溫恢復正常,精神好轉。
36小時后,程女士的感染指標下降;4天后,血壓穩定下來,頭暈消失,扁桃體膿性分泌物較前減少;8天后,雙側扁桃體膿栓逐漸縮小消失,順利出院。“休克時感覺自己在天上飄,我怎么都沒想到扁桃體炎有這么嚴重的后果!”出院時,程女士感嘆自己是“鬼門關前走一遭”。
一個看似尋常的扁桃體發炎,怎么會發展為感染性休克?肖志英介紹,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是一個非特異性炎癥,70%-95%的扁桃體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最常見的病毒包括EB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等,這些病毒通常毒力較弱,很少引起并發癥。然而,當人體受涼、疲勞過度、飲酒過度等使得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下降時,病原體侵入體內便容易致病。
扁桃體炎最常見的癥狀是發熱、咽痛以及頸部淋巴結腫大,伴有吞咽痛、吞咽困難、頭痛、食欲差、疲乏無力、四肢疼痛等癥狀。肖志英提醒,一旦出現高熱、呼吸急促、全身疼痛、頭暈、膚色蒼白、淋巴結腫大等感染癥狀,要及時就醫。反復發作的慢性扁桃體炎,可以考慮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