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彭祎 楊傲
近年來,干眼癥逐漸呈低齡化趨勢,兒童青少年干眼癥的患病比例不斷上漲。今年10歲的松松(化名)就因酷愛漢堡、炸雞、薯條等“熱量炸彈”,沉迷各種電子產品等不良生活習慣,一年來飽受干眼困擾,經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個性化治療,病情得以好轉。
松松是一名四年級小學生,與大多數同齡孩子一樣,不愛吃飯,卻對高熱量食物情有獨鐘,漢堡、炸雞、薯條等都是他的“心頭好”,不僅一天一頓,考了好成績,父母還會放縱他加餐。此外,松松還對電子游戲上癮,家長外出時,往往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時間一長就患上了近視。一年前,松松的父母發現孩子頻繁眨眼、揉眼、焦慮厭學,詢問后得知其雙眼干澀、有異物感,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屈光不正,佩戴框架眼鏡但收效甚微。前不久,松松的眼痛、視力模糊等情況愈發嚴重,遂輾轉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就診。
該院眼表及角膜病專科副主任醫師陳翔熙接診后,經過全面的檢查,排除倒睫、過敏及螨蟲感染后,確診松松所患為蒸發過強型干眼癥,由瞼板腺功能障礙所致,伴屈光不正。干眼癥,簡而言之是眼睛表面的“保濕層”出了問題,當淚液的質或量異常,淚膜穩定性降低,無法有效滋潤眼睛,便會出現干眼癥。在交流中,陳翔熙博士了解到,松松存在愛吃高熱量食物、玩電子游戲的不良生活習慣,懷疑此為導致松松出現干眼的“罪魁禍首”。
“將高熱量食物作為主食,易導致營養失調,高鹽高油高脂還會干擾人體脂肪酸代謝,增加干眼癥的危險因素。除此之外,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也是導致兒童干眼的重要原因,游戲時注意力集中,眨眼次數減少令淚液蒸發速度加快,嚴重者可致瞼板腺功能障礙,從而引發干眼癥。”陳翔熙博士解釋道。考慮到松松年齡尚小,且干眼癥需根據病因及程度分型治療,陳翔熙博士制定了物理治療聯合局部藥物治療的個性化“潤”眼方案。次日一早,松松到醫院接受了熱敷、瞼緣清潔和瞼板腺熱脈動治療儀(LipiFlow)治療,并給予人工淚液、眼表潤滑劑和局部抗炎、促修復藥物治療。與此同時,松松遵醫囑調整飲食結構、保持充足睡眠、合理用眼,復查時,松松的干眼癥狀得到了明顯緩解。
“開學一個多月以來,來到眼科門診就診的孩子明顯增多,‘頻繁眨眼’是家長反映較多的問題,愛吃垃圾食品、沉迷網絡游戲等是常見病因。”陳翔熙博士表示。她提醒廣大家長,要警惕兒童油膩飲食和長時間玩手機等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若發現孩子頻繁眨眼、揉眼,出現眼睛疲勞、干澀等不適,應及時前往醫院眼科就診。
更多資訊請掃碼加入新聞眼健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