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李林牧 張雨 胡玲
近日,武漢市普仁醫院手足顯微外科連續接診了兩名因小傷口處理不當而引發嚴重后果的紅斑狼瘡患者。10月16日,醫生提醒,身體上的小傷口不容忽視,特別是對于有基礎疾病的患者而言,更應謹慎對待。
39歲的李女士(化姓)在10月2日騎電瓶車時不慎摔倒,左小腿被展架劃傷。事發后,李女士并未第一時間前往醫院,而是選擇在家自行用活力碘消毒處理。6天后,她的雙下肢開始腫脹,左小腿下段脛前出現了一個約2厘米×6厘米大小的潰瘍創面,周圍組織紅腫明顯,伴有滲出物,末梢感覺也變得欠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李女士于10月8日來到了武漢市普仁醫院手足顯微外科就診。
手足顯微外科主治醫生汪冰進一步了解得知,李女士有著長達10余年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病史,一直依靠口服藥物控制病情。汪冰介紹,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免疫功能紊亂,產生大量自身抗體引發炎癥反應,損傷組織,累及血管系統引發血管炎,進而影響局部血液循環,使組織營養和氧氣供應不足且代謝產物堆積。
同時,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增加了感染風險,這些因素都會促使慢性潰瘍的形成。而且,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藥物會降低機體抵抗力,增加傷口感染概率,阻礙愈合;口服激素則會影響皮膚代謝和血管功能,使皮膚修復能力減弱,進一步影響潰瘍愈合。再加上患者因疾病本身可能存在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素,導致傷口愈合所需的膠原蛋白合成不足等,使得傷口難以愈合,最終促使慢性潰瘍不斷發展。
10月9日,手足顯微外科醫療團隊為李女士實施了皮膚和皮下壞死組織切除清創術以及創面封閉式負壓引流術(VSD)。術后,李女士的恢復情況穩定。
無獨有偶,另一位患者也有著類似的經歷。同樣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10年的王女士(化姓)1個月前做飯時不慎磨破了右手食指指尖,傷后創面結痂,經久不愈。聽聞偏方“雞眼膏”能去痂,王女士便自行購買并涂抹,但痂皮脫落后創面卻沒有愈合。隨著時間的推移,創面再次結痂,并且指端開始紅腫、疼痛,活動也受到了限制。
10月9日,王女士前往家附近的醫院進行手部X線檢查,結果提示右手指示遠節指骨骨髓炎。為了得到更好的診治,王女士來到武漢市普仁醫院就診。入院時,其右手示指遠端潰瘍創面約1厘米×1厘米大小,部分結痂,創周紅腫、壓痛,末梢感覺及血運均欠佳。10月12日,手足顯微外科醫療團隊在局部浸潤麻醉下,為王女士進行了慢性潰瘍修復術和骨髓炎病灶清除術。手術同樣順利完成,王女士也在術后逐漸恢復。
該院手足顯微外科主任彭漢書強調,對于身體上的小傷口,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更應謹慎處理。像系統性紅斑狼瘡這樣的基礎疾病會讓身體的狀況變得復雜,小傷口如果不及時進行規范的就醫治療,很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后果,如慢性潰瘍、骨髓炎等,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還會增加治療的難度和成本。所以,市民一定要重視身體發出的每一個信號,一旦受傷,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遵循專業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護理,避免因自己的不當操作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