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晏雯
通訊員 李冠文
國慶假期,本是大家放松休閑的好時光,可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卻異常忙碌,迎來了就診的高峰期。據統計,光谷、后湖、武勝路三個院區的門診量都比平時多了50%以上。這不僅說明了大家對皮膚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也透露出今年國慶期間皮膚病確實有點兒“不省心”。
對此,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武勝路院區的皮膚科專家、副主任醫師汪亞利為大家詳細解讀了皮膚病高發的原因。汪醫生表示,雖然國慶已入秋,但高溫仍持續,晝夜溫差大,皮膚也進入了“多事之秋”。眼下,主要有以下幾類皮膚病就診量顯著上升。
1、皮膚瘙癢癥:隨著天氣轉涼,空氣干燥,皮膚水分易丟失,新陳代謝減慢,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功能減退,導致皮膚干燥、皸裂、脫屑、瘙癢,老年人更易中招。
專家建議:秋后要注重皮膚保濕,減少洗浴次數和浴液使用,浴后根據個人情況外用潤膚乳。瘙癢時避免搔抓,可外用藥物止癢,防止繼發皮膚病。
2、濕疹:夏秋多雨,空氣潮濕悶熱,連續陰雨天氣導致空氣濕度大,漂浮物、污染物和致敏物增多,與空氣中的塵埃、花粉、化妝品及日光刺激等密切相關,容易引發濕疹。
專家建議:注意皮膚清潔衛生,避免再受刺激,不可抓撓。盡量避免接觸可能引發過敏的物質,如花粉、塵螨等。同時加強皮膚保濕,使用溫和的保濕產品,保持皮膚濕潤。
3、蕁麻疹:國慶期間降溫明顯,晝夜溫差加大,氣候變化導致皮膚調節功能失衡。若突然受到冷風刺激,皮膚小血管會擴張充血,增強血管通透性,出現瘙癢性風團和局部水腫,引起寒性蕁麻疹。
專家建議:注意氣溫變化,根據氣溫及時加減衣物,防風、防寒、保暖。及時就醫,明確過敏源,規范治療。
4、銀屑病: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有明顯的季節性,秋后復發增多,新發銀屑病也易因秋天氣溫變化、著涼感冒、扁桃體炎等因素誘發。
專家建議:銀屑病患者要注意預防感冒、扁桃體炎的發生,以及皮膚保暖。生活要有規律,不要熬夜,飲食宜清淡。病情加重時,要及時就醫。
5、光敏性皮炎:秋高氣爽,人們出游增多。秋季陽光雖不如夏季強烈,但仍需注意防曬。部分人群對紫外線過敏,日曬后1-2天發病,表現為小丘疹、小水皰、瘙癢,嚴重時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
專家建議:即使是陰天也有紫外線,秋季外出時仍要做好防曬,尤其是光敏感的人群。一旦發生皮疹,可在醫生指導下外用軟膏或霜劑。
6、痤瘡:入秋后,皮脂分泌減少,但肌膚容易干燥、敏感。不注意防曬、生活習慣不良等容易導致痤瘡癥狀加重。
專家建議:秋季也要注意防曬,同時做好皮膚的清潔、保濕補水工作,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睡眠,預防痤瘡發生。
7、帶狀皰疹:秋季換季氣溫變化快,容易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病毒性疾病高發。
專家建議:當身體出現單側部位疼痛、刺痛、灼燒等不明原因的不適時,要警惕帶狀皰疹的可能性。如有類似癥狀,一定要到皮膚科就診,以免耽誤病情,留下后遺神經疼痛。
據悉,國慶期間,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各院區實行“無假日醫院”政策,門診照常開放,為平時因工作繁忙無法就醫的患者提供了便利。許多患者利用假期接受治療,如雀斑、曬斑、脂溢性角化病(老年斑)、絲狀疣等。同時,醫院的特色門診(汗管瘤專病門診)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慕名而來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