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王晨曦
通訊員 林金國
9月11日,在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四周年活動現場,一場以“醫工融合、醫創無界——院士領銜開啟醫療新紀元”為主題的院士訪談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同濟醫院教授、武漢醫學會會長陳孝平教授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紡織與高分子材料學家、武漢紡織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徐衛林教授,就各自領域取得的世界領先科研成果進行了展示和知識普及,并就新質生產力下如何錨定世界前沿科技,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實現醫工聯手這一話題展開交流。
活動現場
訪談中,徐衛林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就高分子材料在醫用耗材、縫合線和傷口敷料、人工血管等醫療領域中的運用、所取得的成效和與會者進行了分享;陳孝平院士講述了他以扎實的醫學理論功底和嚴謹的科學創新精神,勇闖傳統認知中的手術禁區,在肝膽胰外科領域開創性地提出新的肝癌分類和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等諸多手術理念和技術,他站在全球肝膽胰外科領域的前沿,提出的陳氏肝血流阻斷法、陳氏肝腸吻合術、陳氏胰腸縫合術,為全球無數終末期肝病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
活動中,青年學者就專業領域或人生發展方向上遇到的問題向兩位院士進行求教,陳孝平院士為一批入選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專家團隊的中青年骨干專家頒發了聘書,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在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這一平臺上,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創新思維,以青年人的熱情和更加豐富的形式,積極參與健康科普作品的創作和健康科普知識的傳播普及,為助力健康武漢騰飛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是由陳孝平院士在全國首創的以他名字命名的科普工作室,自2020年8月成立以來,充分發揮院士領銜、專家團隊積極參與的特色優勢,以網絡直播、電視、音頻、圖書等形式,向大眾傳播權威精準的健康科普知識。4年來,工作室傳播力、影響力、輻射力不斷擴大。原創網絡科普直播品牌《院士開講:全民健康課》累計受眾超3億人次,獲全國“最受觀眾青睞節目”,科普圖書獲30多項榮譽。工作室還組織專家志愿服務隊深入到邊遠基層,開展送醫下鄉進社區,參加巡回義診等健康為民服務300余場,累計服務群眾100多萬人次。
武漢市衛健委二級巡視員劉慶香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4年來在推進健康中國行動,提升大眾健康素養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劉慶香要求進一步發揮好院士科學家的引領帶動作用,吸引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跨學科、跨行業的專家走進科普工作室,提升工作室的學術品質和在科普工作中的影響力。要引領青年科技工作者加入健康科普行列,利用全媒體健康科普陣地,創新健康科普內容形式,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回應群眾最關心的健康問題,推動健康科普更接地氣更有實效,真正讓每個人都成為健康的主人。
據悉,此次活動由武漢市衛健委、武漢市科協主辦,武漢醫藥衛生學會聯合辦公室、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和徐衛林院士紡織科普工作室共同承辦,旨在通過兩位跨學科院士科學家的訪談,啟迪青年學者思想,引領激發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以科技創新為先導,以多學科整合為手段,拓展思維,大膽創新,勇攀醫學科技高峰。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