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記者 吳朝香 通訊員 宋黎勝
“哇,這人好怪,穿成這樣!”近日,來杭求醫的金女士(化名)一走進浙江省人民醫院,就引得不少人驚異的目光:她上身短袖還冒汗,兩腿卻穿著自制的棉褲。當天室外氣溫超過40度。
腿痛怕冷,夏天還要穿棉褲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李順主任醫師專家門診,一臉愁容的金女士緩慢地講述了病情:“腿痛,痛起來要命一樣,還有就是腿很怕冷。”、“您腿冷是一直就冷,還是發作時才冷?”、“一直都是冷的,感覺骨頭縫里都是冷。”、“腳冷的癥狀持續多久了?”、“冷了有二十多年了吧,每年夏天都冷到穿棉褲。街坊鄰里都知道我得了這樣的怪病,在老家跑了多家醫院都沒有看好。”
今年60多歲的金女士年輕時身體不錯,干體力活得心應手,卻在40歲后被怪病擊倒。起初兩腿出現疼痛,以為是勞累之故,之后不知不覺中感到腿莫名其妙怕冷,隨著時間流逝,腿痛怕冷越來越嚴重。冬天可以多穿幾件棉的,但到了夏天則難以脫去,只能自制棉褲,多次去醫院求診也沒結果。
“上下身不成了兩截?胖怕熱,虛怕冷,單單腿那么怕冷從來沒聽說過!”家人及好友曾猜疑其是否心理起作用。自己痛苦,被人風言風語,又百口難辯,一向快人快語的金女士為此一度情緒低落,沉言寡語。直到幾年前,鄰村也有人出現像金女士差不多癥狀,可“互相佐證”,大家才釋然,對他們深表同情。
前段時間,金女士的兒子從網上刷到浙江省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李順團隊的相關報道,頓時興奮起來,覺得母親久治難愈的怪病有希望了。
金女士因“雙下肢前側及大腿內側疼痛20年……”住院,經檢查后確診為椎管狹窄。很快,她接受了“雙側L4/5 內鏡下腰椎間盤切除術”。 術后,椎管狹窄得到緩解。
臨出院,李順主任來病房看望金女士。
“腿不痛了,冰冷的感覺也基本消失。棉褲已準備丟掉,當然還希望以后不再發作”。金女士開心地說,到家就告訴和我一樣毛病的老鄉,看我脫掉了棉褲,他肯定對專家的醫術有信心。
受訪者供圖
交感神經受壓,導致“失常”
“患者腿發冷的原因是椎管狹窄壓迫了腰交感神經。”李順主任介紹,腰交感神經在我們的身體中起著重要作用。它主要負責調節下肢的血管功能、汗腺分泌以及體溫調節等。正常情況下,腰交感神經能夠根據身體的需求,合理地調整下肢的血液循環和溫度,確保我們的雙腿處于舒適的狀態。
“椎管狹窄會導致椎管內的空間變小,從而對其中的脊髓、神經等組織造成壓迫。當椎管狹窄嚴重到一定程度時,就很有可能會壓迫到腰交感神經。想象一下,原本寬敞的椎管就像是一條暢通無阻的通道,脊髓和神經在其中自由地傳遞信號。當出現椎管狹窄時,就如同通道中出現了障礙物,阻礙了信號的正常傳輸。腰交感神經受到壓迫后,其正常功能就會受到干擾。”
壓迫腰交感神經又是怎么導致雙腿發冷?
李順主任表示,可能與血液循環受阻有關。腰交感神經受壓后,對下肢血管的調節功能會出現紊亂。正常情況下,腰交感神經能夠使血管收縮或舒張,以調節下肢的血液流量和溫度。但當腰交感神經被壓迫時,血管可能會持續處于收縮狀態,導致下肢的血液供應減少。血液流動緩慢,帶來的熱量也相應減少,從而使雙腿感覺發冷。
此外,也可能是體溫調節失常。腰交感神經還參與了身體的體溫調節機制。當腰交感神經受壓時,體溫調節功能會受到影響,導致下肢的溫度無法正常維持。身體可能無法準確地感知下肢的溫度變化,也無法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使雙腿發冷的感覺更加明顯。
不過,像上述患者腿痛腿冷到穿棉褲且長達20年則少見。
28歲小伙久坐少動,走路就腰腿疼
李順主任說,患者椎管狹窄的一般原因是退行性病變,一是年紀大。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脊柱結構和椎間盤會發生自然退化。腰椎間盤逐漸失去水分和彈性,形成突出物,導致椎間隙變窄,椎骨之間的相對位置發生改變。二是勞損。患者長期重體力勞動、不良姿勢等加速脊柱的退行性改變。這些因素會導致腰部椎骨、椎間盤及周圍軟組織的損傷,進而引發椎管狹窄。
“椎管狹窄好發于中老年人,但隨著手機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每天長時間保持一個坐姿,加之其他因素,如今年輕人也有‘狹窄’的” 。
今年28歲的小王是杭州某公司員工。一年前出現腰部疼痛,疼痛比較輕微,臥床休息減輕或消失,也就沒在意。之后情況變嚴重了,常在步行一、二百米時產生腰腿痛,休息一會或下蹲后癥狀會減輕或消失,若繼續再走,不久疼痛又出現。
原來,小王入職6年,幾乎每天上班以及加班就是面對電腦,一坐幾小時不動是常態,閑暇時也多半坐著歪著刷手機,結果幾年后就出現癥狀。雖說他病情還不算很嚴重,但給電腦手機一族敲響警鐘。
李順主任建議,長時間坐姿工作者,要注意勞逸結合,比如每一兩個小時工作后應起立、走動或遠眺幾分鐘;經常參加適合運動鍛煉,循序漸進,無論中老年還是年輕人,一旦出現腰腿痛等癥狀還是及時上醫院,千萬別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