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 陸緣
通訊員 陳林 熊帆 田星 夏菲
近日,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正式啟動本年度“江夏區遠程心電診斷中心巡檢”工作,工作全覆蓋轄區41個點位(基層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通過現場“手把手”心電圖使用操作培訓、檢查檢測心電工作站硬件軟件運行情況,并根據實際需求免費更換相關儀器設備及配件,推進江夏區“心電一張網”建設。該工作預計本輪巡檢將持續2個月。
記者了解到,巡檢小組由協和江南醫院黨委委員彭才華、醫療發展部負責人馮琛、心功能科主任夏菲及心功能科業務骨干、心電網絡工程師組成。近日,該巡檢小組先后深入紙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橋衛生院、廟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站點,重點對3家基層衛生機構心電設備維護情況、遠程心電網絡設備的使用情況、心電圖醫師的規范操作等進行細致入微的檢查和評估。
針對巡檢中發現的個別站點存在的問題,如“心電圖導聯線支架缺無”“心電圖機導聯線存在折舊磨損、吸球老化、網絡傳輸有卡頓的問題”“心電圖報告模板不夠規范”等,巡檢小組均現場親自進行指導并提出整改要求。
“隨著居民體檢需求增加,建議適當增加心電網絡站點”“基層心電圖醫生有提升心電學專業技術的需求。”現場巡檢結束后,巡檢小組與基層衛生單位院長、業務院長及心電圖室醫生進行座談,并圍繞心電圖操作規范、臨床常見危急值心電圖的識別、心電圖危急值處理、患者轉診等方面進行探討,通過“面對面”交流,巡檢小組深入了解了基層單位在遠程心電診斷網絡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迫切需要,進一步明確了轄區“心電一張網”的建設發展方向。
“后期,我院心功能科會對巡檢的效果進行回訪,持續跟進,與基層醫療機構保持溝通,及時了解基層心電技術情況,完善心電網絡整體水平。”該院心功能科主任夏菲介紹,自2016年遠程心電網絡診斷中心成立以來,從最初的28家基層醫療機構已經擴展至如今的41家,心電網絡診斷覆蓋范圍逐步擴大。2024年1月至今,社區通過遠程心電網絡上傳的心電圖達到31409份,異常心電圖占比45.6%,其中有188人次轉入我院胸痛中心或急診科救治,占比65%,大大提高了江夏區患者救治比例,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廣大的百姓,真正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
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黨委委員彭才華表示,作為江夏區“遠程心電一張網”主導建設醫院,通過“巡檢進行時”方式,持續對轄區基層心電網格不定期進行全方位“體檢”,對設備設施維護保養、技術薄弱環節、規范操作等予以幫扶指導,并將陸續舉辦區域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心電專業技術培訓班,從多維度提升基層醫務人員心電識別及心血管疾病處理能力,實現線上線下有效溝通和及時聯動,實現江夏區心電診斷服務能力整體提升,讓群眾得到更便捷優質的心電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