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娃而言,流感得了真的是要命的!
日前,廣東佛山一5歲小朋友出現了不明原因的發熱、腹痛、嘔吐、腹瀉、咳嗽、精神疲倦癥狀,家長見狀,先到家附近的藥店,買了一些退熱、止咳藥物。服藥后,小朋友依舊不見好。隨后被送往醫院就診,經診斷竟然是急性壞死性腦病,幸好在兒童重癥醫學科團隊的合力救治下,利用“血漿置換”技術,最終為患兒挽回性命。
什么是急性壞死性腦病
急性壞死性腦病(ANE)是一種少見、快速進展、危及生命的感染相關性急性腦病。
首發癥狀常為高熱或超高熱,突出表現為高熱后迅速出現驚厥發作和昏迷。驚厥發作多出現在發熱后24~72小時,部分甚至在發熱后24小時內。
意識障礙多在首次驚厥發作后即出現,嚴重者隨病情進展可很快發生嚴重顱高壓、腦疝,進而出現腦功能衰竭甚至腦死亡。
為什么用血液凈化方法進行治療?
血液凈化是將人體的血液引出體外通過某一種凈化裝置去除有害及致病物質,然后將凈化后的血液回輸體內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近年來,隨著兒童重癥醫學的迅猛發展,血液凈化已經不再單純地應用于腎臟的替代治療,而是逐步與兒童重癥醫學相融合,主要治療及糾正重癥患兒的自身抗體疾病。
血液凈化治療可協助機體清除體內部分物質,來達到治療疾病并調節人體內環境穩定的目的,成為PICU的救命神器,為爭分奪秒救治兒童的生命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新聞多看點《《《
暑假即將結束,開學在即學生們除了盡快重拾學習狀態外,還需提高對各類傳染病的警惕和預防。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大多數為自限性。部分人群感染后出現嚴重并發癥的風險較高,包括60歲及以上老人、5歲以下兒童、孕婦以及患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等。
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全身不適,體溫可達39℃至40℃,兒童發熱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有畏寒、寒戰;全身肌肉關節酸疼、乏力等癥狀明顯,伴有食欲減退;常有咽痛、咳嗽。
流感的傳播途徑主要是以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其次也可經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比如手觸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接觸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
新冠病毒
新冠全年均可發病,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可通過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專家建議,如出現發熱、乏力、咳嗽等癥狀,建議居家休息。持續發熱不退或癥狀加重、呼吸困難時,應佩戴好口罩,及早就醫。同時,加強鍛煉、規律作息,三餐營養均衡、多飲水,提高自身免疫力。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最強的疾病之一,患者在疾病的潛伏末期到出疹后5天均具有傳染性。凡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觸麻疹患者后,均易被感染而發病。
麻疹在出疹前期會發熱,以及流涕、噴嚏、咳嗽上呼吸道癥狀及流淚、畏光,眼結膜炎等癥狀。發熱2至5天后可出現特征性皮疹,顏色呈玫瑰色。出疹時體溫達到高峰,全身癥狀加重;若無并發癥,皮疹出齊后體溫開始下降,進入恢復期。
通過預防接種含麻疹成分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預防麻疹的最有效措施。目前我國使用的麻疹疫苗毒株為S191,免疫后產生的抗體可中和不同基因型的麻疹病毒流行株,不論單一疫苗還是聯合疫苗使用對麻疹的預防都具有良好效果。適齡兒童按免疫程序及時接種疫苗非常重要。
水痘
水痘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冬春季節較為多見。患有水痘的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和空氣傳播(咳嗽或噴嚏),也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水痘患者或水痘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進行傳播。
臨床表現是以患者身上皮膚分批出現丘疹、皰疹為特點,而其皰疹的形狀如豆,色澤明凈如水皰,故而得名。本病還可見到發熱,不過熱度并不高,多數僅在38℃左右。部分患兒不發熱。
控制水痘的發病最根本、最可靠的措施是預防接種水痘疫苗。此外,定期對各室場、玩具、衣被等進行消毒及暴曬,保持家中開窗通風,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是全球各地急性胃腸炎的散發病例和暴發疫情的主要致病源,流行高峰大約為當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常被稱為“冬季嘔吐病”。聚集性和暴發疫情主要發生在學校和托幼機構等人群聚集場所。各類學校和托幼機構尤其應關注諾如病毒疫情的發生情況。
諾如病毒具備環境抵抗力強、感染劑量低、感染后潛伏期短、排毒時間長、免疫保護時間短,傳播途徑多樣等多個特征,具備了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
從攝入諾如病毒顆粒到出現臨床癥狀的時間相對比較短,通常是12至48小時。感染諾如病毒后,發病的癥狀主要以輕癥為主,最常見表現是腹瀉和嘔吐,其次為惡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病程一般為2至3天,無后遺癥。
目前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以對癥或支持治療為主,可用糖鹽水或口服補液鹽進行補液,如果吐瀉癥狀嚴重,應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結核病
俗稱“癆病”,屬于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可侵及許多臟器,以肺結核最為常見。典型癥狀包括咳嗽咳痰大于2周,或出現咯血,或痰中帶血是肺結核的主要癥狀,具有以上任何一項者為肺結核的可疑癥狀者。此外,胸悶、胸痛、低熱、盜汗、乏力、食欲減退或體重減輕也是肺結核患者的常見癥狀。
肺結核通過呼吸道傳播,很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染。學校是人員密集場所,容易發生聚集性結核病疫情,通過入學體檢,能夠盡早發現新生中的疑似患者和肺結核患者,以便及時進行確診和治療,防范學校肺結核發病風險,把傳染源拒之校外。
如果篩查中發現結核菌感染,應及時到結核病定點醫院進一步檢查,如果確屬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應按照醫囑進行規范治療,如果醫生認為需要休學的,應及時休學治療,達到復學標準后方可憑復學證明回校上學。
新聞綜合廣東廣播電視臺、三湘都市報、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