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孫利 記者 王曉宇)愛好養鴿子的劉大爺身體一直很好,不久前,劉大爺(化姓)開始持續發燒,最高體溫達到40℃,在排除了普通感冒、甲流等十多種疾病的可能后,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團隊成功揪出元兇,劉大爺竟然感染了“鸚鵡熱”?,F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醫院上報后,經疾控部門調查后確認,這是江蘇省今年發現的第五例“鸚鵡熱”患者。
家住連云港灌云的劉大爺平時愛好養鴿子,7月份開始,他出現持續發燒,長達一個星期,最高時體溫達40℃,輾轉多家醫院都未見好轉。
當劉大爺輾轉住進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時,已經出現了胸悶、乏力、心悸等癥狀。老年醫學科診療團隊開展疑難病例討論,決定為劉大爺進行高流量輔助通氣技術、床旁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肺泡灌洗技術,通過宏基因mNGS檢測技術等精準化治療技術,最終確認劉大爺感染了“鸚鵡熱衣原體”。
劉大爺的情況是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首次發現,醫院高度重視,立即進行上報,經連云港市疾控中心和江蘇省疾控中心人員調查后,最終確認,劉大爺是今年江蘇發現的第五例患者。
據介紹,鸚鵡熱衣原體是一類人畜共患病,人類并非其天然宿主。其發病率僅占社區獲得性肺炎的1%左右,多見于60歲以上人群。鸚鵡熱衣原體傳播途徑廣泛,可通過呼吸道以空氣或氣溶膠形式感染人類,也可以通過排泄物感染人類皮膚、黏膜和消化道,全球范圍內極少有人傳人的報道。
人在被病鳥啄傷、抓傷或者屠宰拔毛時,就可能通過呼吸道感染。就算沒有主動直接接觸,居住或工作的環境旁有很多鳥禽類,吸入了病鳥的干燥糞便、羽毛或呼吸道分泌物的氣溶膠,也有可能“中招”。
鸚鵡熱的嚴重程度差別極大,從類似流感的輕微癥狀到危及生命的嚴重肺炎不等。
鸚鵡熱的常見癥狀包括高熱、寒顫、頭痛、全身乏力、肌痛、咳嗽、呼吸困難,亦可有意識障礙、肝脾腫大、惡心嘔吐和咽炎等表現,累及不同器官時,臨床表現均有所不同。
在使用病原體敏感藥物10天后,劉大爺體溫恢復正常,逐漸好轉。目前,劉大爺已康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