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10日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姜穎)聽人說打肉毒素可以治療面肌痙攣,沒想到五針下去卻變成了“僵尸臉”。武漢市普仁醫院神經外科醫生陳俊提醒,肉毒素只能暫時緩解癥狀,用多了或是打針位置不準,很可能會導致神經的永久性麻痹。
40歲的王女士是一家超市的主管,3年前她發現自己的眼皮總是跳。一開始,她以為是工作太累沒休息好,后來每次眼皮跳都會扯得嘴角一起抽動。下屬們看到她“擠眉弄眼”,常常捂著嘴偷笑,這讓她很是尷尬。
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面肌痙攣,按摩、針灸、藥物試了都不管用。聽人說注射肉毒素可以治療面肌痙攣,王女士決定試試。“即使沒有效,好歹也能除皺瘦臉。”讓她驚喜的是,打完后右臉真的不再跳個不停了。
半年后,抽動卷土重來,王女士陸續打了四針,維持的時間越來越短。讓她害怕的是,抽著抽著肌肉就扭在一起,僵硬像“癱瘓”一樣。
一周前,王女士來到武漢市普仁醫院。神經外科陳俊檢查后告訴她:短時間內多次注射肉毒素,已經出現“僵尸臉”的跡象。他解釋,肉毒素雖然能讓肌肉神經松弛性麻痹,緩解局部肌肉痙攣,但最多只能管3-6個月。經常打或是打的位置不準確,很容易導致肌肉僵硬和神經的永久性麻痹,讓人變成表情全無的“面癱”。
陳俊介紹,面肌痙攣主要是面神經受到顱內異常血管壓迫所致。血管一旦“搭”上神經,在血管不斷跳動摩擦下,神經的外層保護膜磨損脫落,暴露出來的神經纖維就會發生“短路”異常放電,受到刺激的面部肌肉就會不停抽搐。就好比是電線用久了,外面的絕緣膠皮磨損老化,引起漏電發生短路。
9日,王女士接受了面神經微血管減壓術,把兩根短路的“電線”用氈子墊開“絕緣”,她的臉終于不再抽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