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女士(化名)因面癱問題前往威海市中醫院康復科就診。她此前曾患重感冒,并在恢復期外出受寒,隨后出現了面部口眼歪斜的情況。經過阮世琪副主任的仔細詢問和檢查,徐女士被確診為周圍性面癱。
阮世琪副主任介紹,周圍性面癱是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的一種,通常由于受風、感冒、上火等原因引起的面神經炎癥所導致。與中樞性面癱不同,周圍性面癱表現為病灶同側全部面部肌肉癱瘓,癥狀包括右眼閉不上、笑起來右嘴角歪斜、偶有流口水以及耳后疼痛等。
為了精準施治,阮世琪副主任為徐女士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在早期治療中,他采用了針灸療法,旨在祛風驅邪、通經活絡。治療時,他選擇了頸后的風池、風府、翳風等穴位,以及面部的陽白、太陽、地倉、頰車等穴位,并同時選取了肢體遠端的穴位進行針刺。手法輕柔,注重調和氣血。
經過一周的治療后,徐女士進入了面癱的恢復期。在這個階段,阮世琪副主任調整了治療方案,針刺的主要目的在于活血通絡、濡養經筋、培補脾胃。他在前期的基礎上增加了下肢的足三里、太沖及腹部的氣海、關元等穴位,并加深了面部針刺的深度,手法也相應加重。
除了針灸治療外,阮世琪副主任還根據徐女士的體質情況,為她辨證施治,配合口服中藥治療。中藥的目的在于根據患者不同情況祛風驅邪,如寒、熱、痰等病因,常用牽正散加減進行加減化裁。
此外,恢復期的治療還包括面部推拿和康復訓練。阮世琪副主任為徐女士進行了抬眉、鼓腮、努嘴、示齒等訓練,以促進面部肌肉的恢復。
經過20余日的針藥結合外加推拿康復治療,徐女士的面癱癥狀完全消失。她對此表示非常滿意,并感謝威海市中醫院康復科的精準施治和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
自2014年建科以來,市中醫院康復科平均每年為數千位患者提供治療,一直堅持中醫辨證與現代康復相結合,形成針灸與中藥相結合、中醫與康復相結合的康復模式。根據中醫辨證,醫生憑借豐富臨床經驗,通過中藥和針刺選穴、康復處方,為患者提供更多樣、更適合的治療方案。有著10余年工作經歷的阮世琪更是個中好手,她根據中醫辨證,運用熟練的針刺手法,配合中藥、康復治療,解決了許多患者的康復難題。多年來,阮世琪先后于北京康復醫院、山東省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黑龍江省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等醫院進修學習,臨床上擅長治療中風病、顫病、痿病、肌骨關節病、失眠、面癱、胃脘痛、便秘、帶狀皰疹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連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