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訊(長江日報記者武葉 通訊員劉姍姍)小伙兒面部和雙下肢“胖”了一圈,一查竟是腎損傷。醫生順藤摸瓜找出致病真兇,原來小伙兒患有10多年銀屑病,一直在使用中藥偏方治療,而這些中藥包疑含大量重金屬汞。
31歲的小趙家住武昌,患銀屑病10多年,生活中常因滿身皮屑被人疏遠。聽說中藥浴治療這個病效果不錯,他從半年前開始從網上買來中藥包泡澡。
一個月前,小趙面部和下肢開始浮腫,漸漸蔓延到全身。日前,他趕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檢查診斷為腎病綜合征,如果再晚來就醫,還可能造成急性腎衰竭。
引起腎病綜合征的原因有很多,為了查明病因以便對癥治療,腎內科醫生方珣對常見病因一一排查后發現“蛛絲馬跡”,小趙有10多年銀屑病病史,并長期使用網購來的中藥包泡澡治療。
“患者會不會是汞中毒引發的腎臟疾病呢?”第二天,在方醫生的建議下,小趙進行了相關檢查,結果證實了醫生的猜測——小趙尿汞嚴重超標,可以確認導致其患病的原因就是汞中毒,需要進行驅汞治療。
據了解,朱砂、輕粉、紅升丹、白降丹等中藥均含汞,而這類中藥制劑常用于治療疥癬、失眠、驅斑排毒、腦血管病后遺癥、性病等。在民間,用含汞中藥治療皮膚病導致的中毒案例屢有發生,因此此類藥物需在中醫師的指導下謹慎使用。
市中心醫院風濕與腎內科主任陳文莉提醒,水腫是腎臟疾病的重要信號,以面部和下肢最明顯。市民一旦出現長時間的連續水腫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查明病因,以免耽誤治療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