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林晶
湖北服務貿易企業投身數字化浪潮,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
9月12日,在2024年服貿會湖北綜合形象展現場,就有兩家企業,順應市場變化,將傳統產品與新興科技相結合,開辟新賽道,因而格外吸引眼球。
為500款出口新能源車做“產檢”
“汽車量產,需要拿到‘準生證’,我們的任務是給胎兒做‘產檢’。”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展臺的大屏幕上,循環播放車輛試驗的畫面,吸引不少客商駐足。該公司技術及質量研究部部長吳鵬介紹,達安中心占地近6000畝,擁有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越野車、智能網聯汽車、綜合試驗等六大試驗場和22個試驗室,檢測范圍涵蓋汽車整車和零部件全系列。
“早些年,我們主要做國產車和進口車的檢驗檢測。”吳鵬介紹,2010年前后,最高峰時,達安中心一年要服務近百款進口車型,從2020年、2021年開始,汽車出口特別是新能源車出口的業務量急速上升,達安中心建設國內首家國家燃料電池汽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近3年,我們為大約500款出口新能源車型完成檢測。”
以往,這些檢測只能送到出口目的國去做,車企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達安中心建成全球標準法規智庫,涵蓋歐盟、美國、日本、東盟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準入制度、法規研究報告,為企業提供包括產品出口法規、檢測、認證等全套服務,助力新能源車企加速出海。
2023年春節,一家新能源車頭部企業急著在東南亞市場推出一款新車型,達安中心50多名工作人員放棄假期,與車企10名工程師一起完成百余次試驗,為新車型的落地搶出了時間。
測試內容也在發生變化。吳鵬說,以前的檢驗檢測更多針對機械,包括外觀、碰撞等。現在,更側重電子產品。
今年3月,達安中心瑞典基地揭牌,輻射整個歐洲,為中國車企開發海外車型提供測試服務。該中心還在武漢建設全國第一家涉氫環境風洞,建成后將為氫能源汽車提供專業服務。
“空中哨兵”監測水深流速
洪災面前,怎么監測水深、流速?
“人靠近測量太危險,無人機能飛過去,只要解決流速儀的匹配問題就行。”湖北海派海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展臺擺放著一架無人機,掛載一個黑匣子,市場部經理潘明說,這是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無人機測流系統,其研發立項,還有一段故事。
那是2018年10月,金沙江干流形成白格堰塞湖,危機持續30余天。在極端復雜的自然環境中,傳統水文監測手段幾乎全部失效。事后,長江委水文局提議:開發一款遠距離、非接觸式測量水體表面流速的儀器。湖北海派海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接過研發任務。2021年,第一代產品亮相,集成無人機、流速測量儀器和智能數據處理系統,能在洪水等復雜環境下完成流速測量。
“產品的精準度怎樣?”一位觀眾問。
潘明介紹,經過4次迭代,最新款的無人機測流系統能在40米高空完成流速測量,精度達到0.01米每秒。水位測量的精度可達到0.02米,能實現20公里的遠距離遙控作業。
該公司此次還帶來北斗電子浮標、無人機自動采水、多遠感知等模塊產品,可應用于水環境監測、航道監測、河流湖泊測量等領域。“一些傳統產品,經過與無人機等新興科技的結合,就能產生新的賽道。”潘明說,將以市場需求為牽引,加強研發,不斷拓寬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