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
通訊員 李畫
日常生活中,在探店視頻里看到菜品分量又大、味道又好,但是當我們實際消費時卻發現不僅分量不如視頻中多,味道也很一般。這樣的消費體驗你是否也遇到過?所謂的探店視頻,究竟是真實體驗分享,還是營銷廣告?消費者權益如何保障?
近日,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檢察院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針對短視頻平臺上達人探店等消費探店視頻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督促監管部門強化對互聯網廣告發布的監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承辦檢察官介紹,該院對轄區內注冊短視頻賬號人氣較高、流量較大的探店達人和帶貨主播發布的50余條探店視頻進行抽查,內容涉及餐飲、住宿、娛樂等多種消費領域,其中30條宣傳視頻未在顯著位置標明“廣告”字樣。
而2023年5月正式施行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除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發布或者變相發布廣告的情形外,通過知識介紹、體驗分享、消費測評等形式推銷商品或者服務,并附加購物鏈接等購買方式的,廣告發布者應當顯著標明“廣告”。
“互聯網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能夠使消費者辨明其為廣告。探店短視頻廣告附帶團購、套餐等消費鏈接,以體驗和分享吸引消費者購買產品或服務。未在視頻顯著位置標注‘廣告’字樣,違反了有關法律規定,容易使消費者產生誤導,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承辦檢察官介紹。
隨后,咸豐縣檢察院依法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對案涉廣告發布者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理,進一步規范“達人探店”廣告標識,加強對互聯網廣告發布者的監督管理。
收到檢察建議書后,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迅速開展整改。制定下發“互聯網廣告領域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以“線上+線下”監管模式,協同多部門加大線上巡查頻次和線下核查力度,形成長效監管機制,共下架商品和廣告34條,立案辦理行政處罰案件1件。
相關部門還組織轄區內知名的10名探店達人、帶貨博主召開網絡交易和互聯網廣告約談會,對未標明“廣告”字樣的行為進行提醒,現場解讀法律法規、答疑解惑,組織探店達人開展自查自改,進一步增強自媒體行業從業者的依法經營意識。
同時,在主流媒體上發布《關于規范互聯網廣告活動的提醒告誡書》,發動引導群眾參與監督。以法治力量營造良好的網絡市場環境,為新業態廣告的健康發展“導航”,為消費者的知情權“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