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邵樂希)“家門口”化解矛盾糾紛,秉承“就近服務、一次辦成”的工作原則,為困難群眾上門辦證,居民步行5分鐘就可以到警務室……
位于武漢市嚴東湖和嚴西湖之間的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鋼城分局、武漢化學工業區分局)八吉府街派出所白羊佳苑警務室,輻射周邊8個行政村的還建小區和1.5萬余村民,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家門口的警務室”。
搬“家”進社區:半天時間縮短到半小時
“以前辦事要專門租車去,路上花150塊錢不說,還得花一上午時間,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辦理,省時還省錢,真的很方便!”今年8月底,在社區民警袁志的幫助下,李大伯僅花了10來分鐘,就在警務室順利辦完了戶口業務。
白羊佳苑是八吉府街群聯、群利、吳橋、聯豐、賽山、后山、清潭、何董等8個行政村的拆遷還建小區,共有常住人口4857戶、15148人。由于地處化工園區,環境封閉,路況復雜,以前群眾辦理相關公安事務要到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一度要繞行三四十公里,民警處置白羊佳苑小區的110警情通常需耗時四五十分鐘才能到達現場,十分不便。
為了解決群眾辦事不方便的問題,分管轄區六個行政村和白羊佳苑小區的社區民警袁志積極向派出所和分局領導反映。經多次實地調研、選址,白羊佳苑警務室于去年7月初在白羊佳苑小區10棟2單元一層順利建成,并隨即投入運行。
據了解,警務室成立后,袁志帶領社區警務團隊通過微信群轉發、張貼公告等方式廣泛宣傳辦理身份證、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戶口遷移等服務事項,并針對老弱病殘、行動不便人員開展主動上門、送證到家服務,解決了村民辦理政務事項路途遠、耗時長的難題。
“上崗前,我們特地安排窗口工作人員到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戶籍窗口跟班學習,以確保警務室窗口工作細致規范?!痹窘榻B。
服務不打烊:多項便民舉措暖人心
警務室成立以來,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開創了一系列便民利民舉措,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警務室啟用之初,前來辦事的群眾較多,袁志早早便來到警務室,一面為前來辦事的群眾答疑解惑,一面引導后面排隊的群眾到調解室中休息,并在警務室提供飲水、無線局域網,讓大家耐心等候。
暑假期間,前往警務室辦理居民身份證的兒童數量劇增,有的孩子上衣顏色較淺,照片拍攝效果不佳,袁志便在警務室內設置了便民衣柜,并主動幫助衣著不符合拍照規定的孩子換上合適的上衣;有的孩子發型不合要求,窗口工作人員主動為她們梳理頭發;有的孩子居民戶口簿破損,窗口工作人員主動免費更換。
“警察同志,我要辦理居住證。”中午時分,工作人員正在吃飯,一位爹爹來到警務室求助,窗口工作人員立即放下手中碗筷,4分鐘就幫助爹爹完成了業務的辦理。據袁志介紹,由于早上和下午農活繁忙,多數村民會選擇中午到警務室辦事,警務室就有針對性地靈活調整工作時間,幫助群眾快速辦理業務;同時,為了幫群眾節省證件郵寄費用,證件到警務室后,窗口工作人員會主動電話通知群眾領取。
用實事映初心,用服務暖民心。警務室戶籍窗口對外辦公以來,累計辦理戶口353件、居民身份證870人、登記流動人口80人、辦理居住證7人、出具登記證明80份,極大地方便了小區及周邊群眾辦理戶口證件,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矛盾不上交:家門口的“解鈴人”
“出了門就能看到警務室,太方便了。”“不論大事小情,一個電話打過去,袁警官馬上就來了。”“自從社區有了警務室,我們這心里可踏實多了”。……提起家門口的警務室,村民們頓時打開了話匣子。
“警務室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就地快速化解矛盾。”據袁志介紹,日常開展工作時,自己經常與社區工作人員一同走進群眾家中,通過嘮家常的方式與村民們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訴求和難點問題。轄區居民們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今年5月,轄區村民龐某(化名)認為鄰居杜某(化名)在自家宅基地上種植的10余棵桂花樹苗影響到自己出行,遂趁杜某家中無人時將樹砍斷,兩人因此結下不快。
袁志知曉后,立即展開調解工作。由于監控缺失,難以證實龐某就是砍樹者。袁志遂轉變思路,通過大量走訪調查,固定證據,最終證實砍樹行為確實是龐某所為。通過多次上門宣教、勸解,龐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向杜某道歉。
但由于龐某無力賠償樹苗,袁志又積極協調園林、環保部門,在村干部的見證下,在杜某家的宅基地上移栽了部分綠植,兩人的矛盾最終得以化解。
據了解,“家門口的警務室”運行以來,袁志立足“楓橋經驗”,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成功化解矛盾糾紛40余起,得到轄區群眾和領導同事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