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總經濟師張瑋斌做客“荊楚社科講壇”。記者何琛攝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周嬋 通訊員徐國焱)9月5日,2024年荊門市社科類社團骨干暨優秀青年社科人才培訓班上,一場別開生面的“荊楚社科講壇”精彩開講。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總經濟師張瑋斌以“新質生產力賦能荊門高質量發展”為題進行了專題分享?;顒佑汕G門市委宣講團成員、市社科聯黨組書記祝海濱主持。
講座中,張瑋斌圍繞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本質特征、核心要素、重大意義、實踐要求和實現路徑等內容進行了細致解讀。張瑋斌闡述了新質生產力的幾組重大經濟關系和關鍵衡量指標,他表示,在數字經濟時代,新質生產力的構成三要素包括以數字化、智能化為顯著特征的新型勞動力,以算法、算力為勞動工具的新型勞動資料,以及以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新型勞動對象。
張瑋斌介紹,在過去的200年間,人類經歷了五次技術革命,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帶來新的技術、新的關鍵生產要素、新型基礎設施和新興產業的發展。張瑋斌認為,狹義的新質生產力的范圍,具體體現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新產業,這些領域具有高度的創新性、前瞻性、突破性,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張瑋斌結合自身研究和實踐經驗,從荊門高質量發展中的痛點、新質生產力賦能荊門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從理論、學術、實踐三個層面進行了全面深入系統地講解,為城市GDP增長建言。在案例分享中,張瑋斌闡釋了如何將“五個無”與新質生產力緊密融合、提升效能,主要包括“無中生有”策劃項目,解決項目決策有與無的問題;“無米之炊”謀劃資金,解決項目數量多與寡的問題;“無圖智造”籌劃技術,解決項目進度快與慢的問題;“無孔不入”計劃成本,解決項目價值高與低的問題;“無所不通”統劃一體,解決項目程序簡與繁的問題。張瑋斌還介紹了鐘祥科技館通過模型驅動數字加工優化工期的實例,展現了新質生產力在智慧城市與智能建造領域的廣泛應用。
荊門市委宣講團成員、市社科聯黨組書記祝海濱表示,此次專題授課從農耕時代、工業經濟時代、數字經濟時代來講述生產力,剖析新質生產力的構成,是一場有思想、有分析、有方法的高質量的授課。希望大家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守正創新做好新時代社科工作。
本期“荊楚社科講壇”由湖北省社科聯主辦,荊門市社科聯、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聯合承辦,來自荊門市社科類社團、科普基地、研究所的骨干成員以及優秀青年社科人才、市社科理論宣講“輕騎兵”骨干隊員共100余人現場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