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舉行2024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長(院長)陳希出席并講話,強調領導干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上,持續深化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要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改革的堅定決心和使命擔當,增強改革創新的能動性,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一步一個腳印把改革藍圖變為現實。這一指示激勵荊楚大地干部群眾以更大的勇氣和決心,在改革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指導改革實踐的強大思想武器。全省領導干部應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持續深化學習領會其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五次考察湖北并參加全國人大湖北代表團審議,賦予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重大使命。湖北,如何勇擔時代使命,在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中作出貢獻?只有以改革思維和方法,才能破解難題,實現全面發展。全面深化改革并非單兵突進,而是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多領域的全面變革。領導干部需樹立全局觀念,統籌謀劃各項改革任務,確保協同推進。譬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既要調整產業結構,又要抓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生態環保等,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有機統一。
改革創新是推動發展的不竭動力。全省領導干部需不斷增強改革創新能動性,突破傳統束縛,探索創新路徑和新模式。經濟領域,積極推動科技創新以培育新動能。湖北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科技創新基礎良好。應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政策體系,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譬如,武漢東湖高新區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領域成就顯著,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可帶動全省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
社會治理方面,創新治理方式以提高治理效能。傳統治理模式已難以適應新形勢,需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譬如,宜昌市建設“智慧宜昌”平臺,整合政務服務、城市管理、社會治安等多領域信息資源,實現城市治理精細化、高效化。文化建設方面,創新文化發展模式以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湖北歷史文化資源,如楚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等。要充分挖掘其價值,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文化品牌。譬如,荊州古城依托歷史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成為旅游勝地。
改革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于落實。全省領導干部應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一步一個腳印把改革藍圖變為現實。明確改革任務,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湖北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確定目標、重點和步驟,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并加強督促檢查以確保各項改革任務按時完成。加強改革協同,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多個部門和領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建立健全改革協同機制,凝聚改革合力。注重改革成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以人民檢驗改革成效。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當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引領,堅定信心,勇挑重擔,積極進取,以改革之力,繪就湖北高質量發展的新畫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雄渾的湖北力量。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陳虎(“清江劍”網評團隊、長陽縣委政法委)
責編: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