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田家鎮街道俯瞰圖。
滾滾長江,千帆競發;紅色渡口,再續傳奇;
標準廠房,鱗次櫛比;連片大棚,碩果累累。
這就是武穴市田家鎮街道——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鎮、湖北“兩型”社會建設循環經濟試驗區、黃岡“臨江四城”開放開發主陣地,連續10年躋身黃岡市“二十強鄉鎮”,榮獲“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黃岡市十佳鄉鎮黨委”等榮譽。
近年來,田家鎮街道黨工委以強縣工程和鄉村振興為主攻方向,發揮工業重鎮的比較優勢,瞄準“村村過百萬,群眾福利增長百分百,打造武穴市首個集體經濟過千萬的明星社區”的目標,整合村級資源,利用企業優勢,打出“三資清理、村企共建、股份經濟合作”三位一體組合拳,走出一條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之路。
2023年,街道下轄的9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經營性總收入達1610萬元,村均收入179萬元,較上年度增加42萬元。村“兩委”干勁十足,黨員群眾信心滿滿,強村富民的康莊大道越走越寬闊。
聚焦頂層設計 激發先鋒動能
確立鏈式思維。建立“街道黨工委+企業+村(社區)”發展模式,將區域內9個村(社區)和18家企業串點成鏈,引導產業關系緊密的企業卡扣入鏈,以黨建引領產業強鏈。
落實四聯共振。以村企組織聯建、問題聯解、資源聯享、活動聯辦“四聯”驅動,以“精準服務、助企惠企”為原則開展系列“益企行動”,為企業解決用地、用能、用工等問題,引導企業通過租用土地、項目合作、參加公益事業等方式,推動村級發展,實現雙向奔赴。
強化保障支撐。選優村級“領頭雁”,舉辦“百雁爭鳴擂臺賽”,打造一支敢闖敢干、克難攻堅的書記隊伍;同時設立綜合目標、黨建、文明、平安建設等考核獎項,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村干部報酬掛鉤。
聚焦資源配置 培植發展后勁
盤活資源清“三資”。采取“規范一批、廢止一批、追繳一批、起訴一批”的集中攻堅法,解決承包方拒不履約、改變資源用途、合同期限過長等問題52個,8個村(社區)凈增收1366萬元。
抱團發展建公司。成立田家鎮興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9個村(社區)和街道共同出資持股,并選派兩名“紅旗書記”常駐鎮村合作公司參與經營管理。今年以來,公司承接項目11個,帶動就業200余人,預計可實現凈利潤300萬元,村均分紅15萬元。
村企共建同受益。深化村企共建,整合轄區土地、水面、勞務、機械等資源發展村級特色產業。成立強村勞務公司,承接道路保潔、勞務派遣等項目,年增收180萬元;依托第三方運營碼頭發展港口產業,年增收超10萬元;村企共建臨湖莊園,村集體每年可增收近60萬元。
聚焦富民機制 共享發展紅利
鄉村宜居宜業。街道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全覆蓋鋪設排污管網,整修道路20公里,建設“四小園”1.6萬平方米,幸福食堂10個,不斷完善“童創未來+養老驛站”兩大空間,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生活富裕富足。堅持“壯大集體經濟、用活集體資金、賦能鄉村治理、反哺群眾受益”原則,街道8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在武穴市率先實現利潤分紅,累計達421萬元,“村民變股民”的獲得感不斷提升。
全民共治共享。開展居民積分管理,投入80萬元用于積分兌換物資,鼓勵黨員群眾參與環境整治、鄰里互助、移風易俗等鄉村治理工作;每年投入250萬元補貼居民“兩保”,發放高齡老人生活補貼220萬元,獎勵優秀學子17萬元,定期上門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開展紅色宣講、最美家庭、最美婆媳、道德模范等活動60余場,上郭社區、郭沖社區榮獲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錢爐社區賈明舜夫婦榮獲“中國好人”稱號,文明鄉風撲面而來。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武穴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田家鎮街道以“三聚”賦能強縣工程,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陶昊 葉丹婷 龔曾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