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資源督察發現,當前一些地方侵占耕地挖湖造景、非農業建設搞“大棚房”等問題有死灰復燃之勢,沖擊耕地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自然資源部8月21日通報2024年國家自然資源督察發現的80個違法違規重大典型問題,指出一些地方市縣政府主體責任、相關部門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頂風”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仍有發生。
“挖湖造景”,一個看似美麗的名詞,背后卻隱藏著不少問題?!巴诤炀啊爆F象挖毀的不僅是自然生態,更是官場生態。“挖湖造景”治理了很多年,這次屬于死灰復燃。那么,一些地方何以鐘情于“挖湖造景”?只是為了打造風景?答案其實很簡單,他們不是為了打造風景,也不是為了生態建設,而是在打造政績的風景。
首先來說,“挖湖造景”是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對生態平衡的沖擊。在城市化進程中,一些地方為了追求所謂的“美麗”和“現代化”,不惜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進行大規模的挖湖造景。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嚴重影響了自然環境的美觀和可持續性。
其次來說,除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挖湖造景”更是對作風的破壞。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所謂的“政績”,不顧實際情況和民生需求,盲目地進行大規模的挖湖造景。這種行為不僅違背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更是對公共資源的浪費和濫用?!巴诤炀啊钡谋澈笸[藏著一些官員的政績欲望。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政績”,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進行大規模“挖湖造景”。
“挖湖造景”需要深挖背后的真正問題?!巴诤炀啊辈粌H僅是“挖湖造景”的問題,更是政府管理和監管的問題:其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決策過程中缺乏科學、民主和透明的機制;其二,是一些官員用“挖湖造景”打造“政績風景”,用“政績風景”撈取“升遷資本”。
對于“挖湖造景”,自然資源部說得“很難聽”:表明有關地方市縣黨委政府耕地保護、生態保護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地方相關部門監管責任、共同責任不落實,監管不力、執法不嚴。對于“挖湖造景”,自然資源部說的“很真誠”:希望各地要深刻汲取教訓,依法加快問題查處整改,確保對人對事整改查處到位。整改查處要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嚴防簡單化、“一刀切”。問題在于,只是一個自然資源部說的話,地方政府會不會聽?地方官員會不會認?
“挖湖造景”的根本原因找到了,就需要“對癥治療”。當“挖湖造景”換來的不僅不是“政績風景”而是“海市蜃樓”的時候,而是“升遷障礙”的時候,“挖湖造景”也就能終結了。因此,對于“挖湖造景”需要查處不是“走馬觀花”而是要“封堵升遷之路”。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郭元鵬
責編: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