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馬文俊、通訊員王君、實習生劉芳余)8月16日,資本市場支持武漢市專精特新發展暨專精特新專板推介會上,德勤中國發布武漢市2023年專精特新指數報告。
根據該報告,武漢專精特新企業分布與該市優勢產業高度契合,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材料、汽車零部件、生物制藥等產業鏈上企業占大多數,九成以上主導產品至少為一家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直接配套,近40%企業的主導產品在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發揮著“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同時,深耕行業10年以上的專精特新企業數量達70%,平均每家專精特新企業擁有8項I類知識產權,其中“小巨人”企業每家平均17項。
近年來,武漢圍繞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已形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梯次培育格局,經營主體活力競相迸發。目前,全市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達186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達309家。武漢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城市第7、中部城市第1、副省級城市第4。2022年至2023年,武漢市連續兩年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均保持在100家以上。
去年8月,為助推湖北專精特新企業走向更高層級資本市場,湖北“專精特新”專板正式開板,54家武漢企業陸續掛牌。8月16日的推介會上,武漢中科銳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市秀谷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專精特新企業新增入板。
“希望通過參加此次活動,能夠接觸和學習到一些新理念,便于我們在奔赴資本市場過程中受到啟發,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創新思路和方法。”秀谷科技副總經理張西強表示,公司將在今年底啟動上市相關程序,計劃未來在3至5年之內實現上市目標,公司目前在創新發展上取得的成就離不開省、市相關部門在人才、技術、融資方面支持和幫助。
活動現場正式發布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包”,將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更多更加完善的資源和服務。現場還舉行了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服務站授牌儀式,標志著武漢股交中心正式進入武漢市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將通過整合多方資源,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融資對接、上市培育和政策對接等綜合金融服務。
目前,專精特新企業已成為武漢市上市主力軍,全市83家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在全市508家上市“金銀種子”企業中,專精特新企業有387家。會上,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武漢市專精特新企業擬上市企業占比達39.1%,符合新三板基礎層財務標準的企業占比達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