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 楊然)“材料的好壞決定了飛機的好壞,材料的性能是否優越,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飛機性能的優劣。”8月17日,在武漢航空新材料產業發展研究院開工儀式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飛機總設計師吳光輝對武漢發展航空新材料產業寄予厚望。他表示,C919飛機已順利運營近1萬小時,C929飛機也進入了詳細設計的沖刺階段。未來,C929飛機有望用上漢產航空新材料。
當天上午,武漢航空新材料產業發展研究院在蔡甸區開建,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預計2025年年底竣工。該項目與吳光輝院士團隊合作,致力于推動航空新材料產業成果轉化、產業鏈轉型升級、產學研融合創新平臺建設,打造一流的航空新材料產業平臺。
今年3月,吳光輝受邀回家鄉參加第七屆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他主動提出,希望能夠結合武漢的科教優勢和產業基礎,為大飛機的產業鏈、供應鏈和自主建設搭建平臺。蔡甸區敏銳抓住機會,與吳光輝院士團隊展開洽談,達成加快推進航空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合作意向。
不到半年時間,武漢航空新材料產業發展研究院就完成了設立審批、揭牌成立、開工建設。8月13日拿地,8月17日順利開工,項目推動體現出“航空速度”。
吳光輝介紹,C919飛機已交付7架給中國東方航空公司,順利運營近1萬小時,安全運送旅客35萬多人次,C929飛機也進入了詳細設計的沖刺階段,國產大飛機事業蓬勃發展。預計在未來20年,全球航空公司將需要超過4萬架新的民航飛機,其中,中國將保有1萬架。隨著新飛機向系列化、規?;l展,對航空材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航空產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材料的競爭。武漢航空新材料產業發展研究院正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應運而生。”吳光輝說。
“材料技術是航空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先進復合材料、超高強度鋼等航空新材料的應用,在提高飛機性能的同時,也能降低能耗,減少排放?!蔽錆h理工大學校長助理李潮欣說。武漢理工大學也是研究院的共建方之一,據了解,該校研發的光纖復合材料,已進入中國商飛公司進行健康監測研究。
吳光輝認為,低空經濟與大飛機產業相輔相成,大飛機產業的發展可引領低空經濟產業新材料的應用,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又能為大飛機產業提供廣泛的基礎。武漢航空新材料產業發展研究院建成后,將助推武漢低空經濟加速“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