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鵬 通訊員 潘協凱 趙冬嬌
8月16日,紅蓮湖微短劇拍攝基地揭牌當天,武漢貳拾叁樓和漫森文化合作的兩部短劇正式開拍。
就在前一日,武漢貳拾叁樓登上了DataEye短劇熱力榜7月榜首。其創始人、CEO劉坤對未來信心滿滿,在此之前,他已將公司服裝、化妝、道具等搬到基地,并拍了一部短劇。
作為一名90后,他在圈內有“劉團長”的外號。2019年無意間創作的一部短劇火遍全網,讓他找到新方向,帶領團隊搶灘微短劇市場。
“現在有了專業拍攝基地,未來將走得更好、更遠!”劉坤說,下一步,將以基地為起點,與湖北文旅展開更多合作,一是吸引更多同行進駐基地,二是創作更多優秀短劇,通過“短劇+文旅”,擦亮“知音湖北”的名片。
漫森(深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李振認為,建設基地是對微短劇行業的認可,像磁鐵一樣將同行緊緊吸引在一起,促進微短劇市場健康發展。
DataEye短劇熱力榜數據顯示,2024年1至6月份,大陸市場微短劇投流規模超116億元。DataEye研究院預計2024年全年微短劇投流規模在300億元左右。
DataEye副總裁林啟文說,在全國微短劇市場中,湖北及武漢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建議地方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建設好專業基地,吸引省外優質企業落地武漢投資創作。湖北特別是武漢的各大微短劇制作公司之間要發揮彼此優勢,深度合作,抱團發展。此外,要建設一流的攝制基地,場景、服化道、演員、吃、住、行等服務配套最好能一站式滿足。
為鼓勵更多企業入駐,鄂州市出臺“黃金20條”,對于在注冊在鄂州的影視制作機構,在鄂州取景超過2/3、電影票房達5000萬元以上國產影視按票房的1%獎勵,最高獎勵200萬元。
湖北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對于進駐基地的微短劇公司,攝制場景兩個月免費。對于前來基地注冊的微短劇公司,辦公場地將免租金兩年,并且在全省的40多個景區為拍攝進行一站式免費服務。
“我想回來拍劇!”深圳蘭心繪制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熊翊帆說,她是湖北老鄉,在外拍攝10多年,深耕歷史文化類文旅微短劇。此前遇到過沒有拍攝基地的拍攝像打游擊,還有被驅趕的經歷,現在家鄉有了專業基地,這樣可以集中拍攝場景,縮短拍攝周期,在短時間內出大量精品,大大減少攝制成本。“家鄉歷史名人多,非常想拍王昭君、屈原等名人。”她說。
作為科教和文化重鎮,湖北、武漢能否抓住這個風口?著名制片人、導演劉劍華說,武漢作為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之一,天賦異秉,高校多、學生多,并且荊楚文化底蘊深厚,十分有利于影視創作和制作。特別是有了紅蓮湖微短劇拍攝專業的基地,將吸引全國微短劇公司前來創作,從而助推湖北的微短劇市場乘風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