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通訊員嚴浩)8月,“碳纖維融雪化冰系統”在武漢市武昌區廣八路人行天橋上全面鋪裝。這種被譽為“預處理融雪化冰神器”(也被人形象地稱為“電熱毯”)的系統,首次在武漢路橋上正式使用。
“這個系統鋪裝在路面之下,遇冰雪天氣即自動啟動,通過物理發熱融雪化冰。與普通方法不同的是,該系統運行時既不會產生污染,腐蝕路橋鋼結構,同時也不會過度發熱融化路面瀝青。實驗室數據顯示,該系統使用壽命可達30年以上。”當月14日,中交二公院專家走上該橋現場指導時介紹。
今年2月24日,該系統在廣八路人行天橋試鋪了2米,成功通過冰雪天氣檢驗。城管部門及武漢市政設計院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為確保在極端冰雪天氣情況下,市民仍能平安過橋,決定對該橋全面鋪裝“碳纖維融雪化冰系統”。據了解,這項工程于8月4日啟動,將于8月24日結束。施工期間會根據需要對天橋采取局部或全幅封閉。
凍雨、雪霰容易引發交通堵塞甚至事故。傳統的撒鹽化冰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位于武漢光谷的中能欣安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高校科研團隊,創新冰雪應對策略,研發成功“碳纖維融雪化冰系統”。他們在橋梁、匝道、長下坡和隧道出入口等一些關鍵點位安裝該系統,以預處理模式融雪化冰,既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又極大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目前該系統已在湖北神農架G347國道南德線、恩施南鶴公路、建始旅游公路、內蒙古神華煤礦、甘肅蘭州市小西湖立交橋、京滬高速沂蒙段進行規模化應用,使用時間最長的已達8年多。
中交二公院專家表示,隨著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由量變轉為質變,智慧城市與智慧道路漸成建設熱點,“碳纖維融雪化冰系統”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