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磊、通訊員劉靜怡)8月8日24時,長江漢口站退出設防水位,至此,武漢今年主汛期結束。從武漢市水務局獲悉,今年防汛期間,武漢市以“汛”為令,迎“汛”而戰,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緊迫感,抓實抓牢抓細防汛抗災各項工作,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實現了城市安瀾。
累計雨量排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六位
今年,武漢市6月18日入梅,7月15日出梅,梅雨期長達27天,遭遇5輪暴雨到大暴雨過程,暴雨過程多、累計雨量大,范圍廣、落區高度重疊、極端性強。全市累計雨量平均達539.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超九成,排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六位。
長江今年發生3次編號洪水,長江漢口站在6月27日6時突破設防水位,7月4日15時達到今年最高水位28米,超警戒水位0.7米,排歷史第九。截至目前,今年長江漢口站警戒水位運行時間累計8天,超設防水位運行達43天。
漢江今年發生1次編號洪水,漢江新溝站水位在6月28日突破設防水位,期間三漲三落,其中第二波上漲時于7月21日達到今年最高水位29.21米,超警戒水位1.71米。截至目前,今年漢江新溝站警戒水位運行時間累計18天,超設防水位運行累計39天。
今年中小河流中,灄水黃陂站超設防40天,超警戒27天;府澴河童家湖(閘下)超設防41天,超警戒28天;通順河超設防運行32天,超警戒12天。其他中小河流均處于警戒水位以下。
今年降雨期間,武漢市總體運行平穩,有30余處點位發生不同程度積水,大多數積水雨停后2小時內消退。
武漢防汛體系不斷完善
近年來,武漢市不斷構建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和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體系,成功應對了歷次暴雨洪水,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武漢市防辦密切關注雨水汛情變化,跟蹤掌握預警動態。一是加頻加密氣象災害預警。每日不間斷推送雨水汛情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并進行科學高效分析和趨勢研判。截至8月8日,累計發布暴雨、雷電、雷雨大風氣象災害預警信號135次,其中暴雨災害預警信號64次,按預警等級Ⅰ級、Ⅱ級、Ⅲ級分別是5次、29次、30次。二是緊盯山洪災害氣象預警,動態分析研判主雨帶變化、臺風“格美”走向及環流影響,緊盯新洲區、黃陂區山洪災害風險區,夯實“3345”預警叫應機制,全市累計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8次,值班電話抽查30余次,預警短信795次,全市未發生一起山洪災害。三是全范圍開展培訓演練。市、區兩級針對城市內澇、水庫搶險、山洪災害避險、通信搶修、供電恢復、堤壩險情處置等工作重點,組織開展了防汛培訓60余場,防汛演練40余場,覆蓋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各級責任人及相關工作人員。
此外,武漢市區兩級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加強防洪排澇工作調度,強化重點部位和易積水點位巡查、值守和應急處置。
城市排澇方面。一是強化統籌調度和應急保障,入梅以來,武漢市新建成的國家城市排水防澇應急救援基地(武漢)一經投用立即發揮功效,根據省住建廳統一調度,共派出16臺移動抽排車輛支援省內市州,同時統籌調度市內排澇應急力量37臺移動抽排設備支援各區積水點位。二是騰退庫容,湖庫空腹迎汛,武漢市雨前提前調度羅家路、新生路、江南、湯遜湖、北湖、東湖低排、四新等泵站開機運行,降低東沙湖水系、湯遜湖水系、北湖水系、蔡甸東湖等重點水系湖泊水位,為湖泊調蓄騰出充足空間,30座病險水庫全面實現空庫運行。三是全力抽排,落實“一點一策”,今年以來,武漢強降雨期間累計出動應急值守、巡查人員25300余人次,各類巡查、抽排車輛、設備6900余臺次,截至8月8日全市主要外排泵站共運行25.2萬臺時,累計抽排水量近41.13億方。
城市防洪方面。截至目前,武漢市江河湖庫運行整體正常,累計出動巡堤查險人員共227925人次,最多時封堵閘口109座、搭設防汛哨棚862個,全市水庫累計上壩巡查達41335人次。組織洪山區、經開區、黃陂區安全轉移天興洲、復城垸、沌南洲垸、黃花澇等高水位民垸人員1226人。
數字賦能,也助力了智慧防汛。今年以來,武漢市防辦利用水務工作數字化全面激活防汛排澇扁平化指揮體系。武漢市智慧水務系統集成約6000個感知設備,全面匯集全市水雨工情、涉水輿情及民情,實時感知歷史險工段、水庫大壩安全運行狀態及城市積水情況,實時監控重點設施,其中梅雨期5輪強降雨期間,累計監測到內澇積水點21次,收集網絡輿情204條,市民熱線2152條;融合手機、視頻監控、無人機、移動電腦、視頻會議終端等多類設備,隨時隨地發起視頻會議、連線一線現場開展會商研判、指揮調度,為防汛排澇指揮調度提供有力支撐。
入汛以來,武漢市防指各成員單位堅持思想不松、隊伍不散、力量不減,做好防汛抗災各項工作。氣象、水文部門滾動發布氣象、水文預報預警信息;應急部門組建各級防汛搶險隊伍1.9萬人,籌集各類通聯設備414臺,儲備20臺中低壓發電車、14臺電源車等裝備,保障“三斷”情形下應急通訊,并儲備有帳篷、折疊床等25萬件救災物資;交管部門每天投入3520人警力,對積水風險點及漬水路段進行管控;財政局緊急下撥防汛經費補助135.50萬元用于應急搶險,自建部門對全市基坑進行全覆蓋檢查;衛健部門開展洪澇災害衛生應急演練。武漢市防辦在做好全市防汛排澇工作的同時,7月13日還組成支援隊伍,趕赴湖南華容縣支援團洲垸搶排積水,10臺排水應急救援車、56名工作人員連續奮戰15個晝夜,抽排水量682萬立方米,圓滿完成支援排澇搶險任務。
據悉,接下來,武漢市水務局將進一步加強退水期巡查排查工作,積極謀劃河道堤防工程設施補短板工作,包括防護林更新補栽、民垸堤防的整險加固、堤防水毀修復、西湖堤加固續建工程(黃花澇段)等。此外,還將加快進度完成今年未完成的4處易積水點位整治,對武漢市仍存在白蟻危害嚴重的堤段進行防治。
武漢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武漢市已退出防汛應急Ⅳ級響應,但長江流域仍處于“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因此全市防汛排澇工作不能有絲毫懈怠,將進一步強化思想、責任、措施,確保城市安瀾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