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汪訓前、通訊員楊光明)8月9日至10日,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聯合召開全省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化普查工作推進會暨技術培訓視頻會。會議傳達落實全國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化普查會議精神及南方片區現場會要求,全面部署我省林草濕荒普查工作。
會議強調,開展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化普查,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推動自然資源資產清查,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對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基礎支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會議要求,要抓緊抓實普查工作。以2025年6月全面完成普查為時間節點,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摸清湖北省生態家底,準確掌握林草濕荒的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以國土“三調”為統一底版,堅持“統—分—統”的工作機制,統一調查底圖,開展實地調查,“自上而下”做到必到現場、必須校核、必須簽字,統一成果審核發布。要保質保量完成普查工作。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線,要堅持以現狀真實性為原則開展普查工作,夯實工作舉措,建立健全普查數據質量控制體系,組建專業普查隊伍,加強隊伍責任培育和技術培訓。
據介紹,本次普查共涉及全省103個縣級行政單位,1694個樣地、302萬個不一致衛片圖斑。目前,我省已完成1694個樣地外業調查工作,順利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南院中期階段性質量檢查。根據安排,8月底前,我省將開展衛片圖斑內業區劃,完成界線編輯、專題數據庫銜接、圖斑判讀區劃、屬性賦值等工作;10月底前,完成不一致衛片圖斑地類確認和核實舉證;12月底前,完成地類審核和銜接,同步完成質量檢查和成果驗收工作。2025年2月底前,開展衛片圖斑調查核實;6月前,完成省級成果數據檢查驗收和統計匯總工作。
在技術培訓環節,國家林草局中南院、省空間規劃研究院、省林調院有關人員分別從地類對接技術要點、全國林草濕荒普查技術方案、全省林草濕荒普查操作要求、全省森林資源動態監測蓄積量調查操作要求等方面,進行培訓授課。
本次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主會場設在武漢,來自各市(州)、縣(市、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林業主管部門共2000余人在分會場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