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歆 通訊員 左盈
8月13日,華中科技大學本科新生開啟線上報到。今年有兩對“雙胞胎學霸”一同考入該校。
兩對“雙胞胎學霸”分別是來自湖南邵陽的肖欣哲、肖欣珊兄妹和來自河北邯鄲的王博、王威兄弟,四人分別被自動化類(人工智能)、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數字經濟(AI雙學位)專業和臨床醫學專業錄取。
肖欣哲、肖欣珊兄妹的高考總分分別為659分和661分,均畢業于湖南省邵陽市第二中學。當詢問到兩人學習的秘訣時,妹妹肖欣珊回憶,好成績主要源于上課認真聽講和扎實的課后練習,兄妹倆也會共享筆記,并將兩人的想法完善到筆記中,達到互相促進的目的。
攜手長大的兄妹并非形影不離。小升初時,哥哥肖欣哲沒考好,沒能和妹妹升入同一所初中,但在學業上他們一直相互促進。兩人出生于醫生家庭,父母雖然工作繁忙,在孩子的教育上卻從未缺席,父親甚至和兄妹倆同步學習小學、初中、高中的知識,當兄妹倆學不懂時,父親就是老師。
“我也問過爸爸是否因此而疲憊,爸爸告訴我,他本來就很喜歡理工科,重溫、學習理工科的知識讓他興趣盎然。”倆兄妹說,他倆的好成績和家庭濃厚的學習氛圍分不開,夜間也能看到父親瀏覽學習視頻的場景,能考出不錯的成績,他倆最感謝的就是父親的言傳身教。
肖欣哲、肖欣珊兄妹從小到大都互相關照,溫情滿滿。王博、王威兄弟則成長在男孩間的“調侃”中。
弟弟王威踏實、努力,成績一度比哥哥王博好,在高一、高二期間,哥哥王博突然“爆發”,成績一下子超過了弟弟,兩人同校不同班,見面不多,但每次見面,王威就會接到來自哥哥的成績“打擊”。
“一方面是逗他玩,另一方面是想激發弟弟的‘斗志’,希望他能努力把成績趕上來。”王博回憶,在青春期,他喜歡犟嘴、喜歡和弟弟打鬧,兩人也會一起分析薄弱點,為后續學習做準備。
王威坦言,高中期間,他確實遇到了學業“低潮期”,但他沒有就此放棄,回想小時候學習勁頭足的狀態,然后想辦法找到學習的勁頭和感覺,哥哥的“打擊”有時候會讓他感到“憤怒”,也確實激發了他的斗志,高三階段,他狀態恢復,常考班級第一。
有趣的是,在和哥哥拌嘴的生活中,王威有意外的收獲,他訓練了表達能力。“我哥說我踏實、真誠,一部分原因是我有些嘴笨,和他吵著吵著,我現在表達還算比較得體了。”王威說。
兩人表示,從小學起,父母在課業上就未親自教授,倆人平時學習都很自律,高中時學業難度增大,他們非常重視課堂聽講。哥哥王博在高一高二甚至都沒有什么筆記,高三第一輪復習時才記了一些,“不能因為忙著記筆記而忽略了課堂上老師的講解。”王博說,當遭遇學習疲勞時,他會進行打籃球等運動,通過“暫時的不學習”舒緩壓力,如果沒有找到運動伙伴,他會瞇一小會兒,這都能幫助他恢復精力。
對大學生活和武漢有什么期待?王博笑著說:“大學期間能多學一點是一點,還有,我要在武漢吃‘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