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強調既要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積極主動應對,又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要在肯定成績中堅定信心。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迎難而上、積極作為,深化改革開放,加強宏觀調控,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延續回升向好態勢。統計顯示,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61.7萬億元,同比增長5.0%。這是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績單。看消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其中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7.5%;看外貿,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6.1%;看民生,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同比名義增長5.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3%。放在全球坐標中觀察,我國經濟表現依然較好,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這充分說明,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信心比黃金重要。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穩定市場預期,增強社會信心,增強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堅定不移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要在直面問題中保持定力。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不可否認,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經濟運行出現分化,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這些發展中、轉型中的問題,我們必須正視,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雖然二季度經濟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一些關鍵指標印證中國經濟“形有波動、勢仍向好”。比如,上半年,我國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6%,快于全部投資6.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我們還要看到,我國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經濟發展具備強勁的內生動力、韌性、潛力。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面對當前經濟發展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積極主動應對問題和挑戰,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不斷在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促進發展。
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要在狠抓落實中善作善成。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狠抓落實的重要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安排了下半年經濟工作,一切美好藍圖的實現,都是一招一式干出來的;所有科學謀劃的工作,都是一件一件做起來的。我們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抓好落實,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頑瘴痼疾。各級黨組織要強化制度建設與執行,切實把基層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廣大黨員、干部要拿出更多精力狠抓落實,擔當作為,善做善成,用實實在在的高質量發展成效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吳敬秋(黃岡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責編: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