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記者譚明猛 通訊員楊虎)近年來,武漢市蔡甸區蔡甸街永利村的“藕先生”,背靠蔡甸蓮藕的“千年招牌”,把蔡甸的蓮藕“玩”出了新花樣。不僅布局近千畝蓮藕種植基地,還專注蓮產品深加工,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提升了附加值,改變了以前只銷售新鮮蓮藕的局面。為保障“藕先生”蓮藕產業優質發展,蔡甸街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
據悉,蔡甸街依托蔡甸蓮藕“千年招牌”,創新打造“藕先生”品牌。通過擴大蓮藕種植規模、深化產品深加工,成功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多措并舉讓蓮藕“跨界”新探索、“煥新”大變身、“演繹”新風尚,助力農業營商環境優化升級。
部門聯動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蔡甸街優化營商環境小組直達田間地頭,聯合多個部門與“藕先生”公司負責人共同謀劃蓮藕生產基地建設事宜。通過前期實地調研、聯系國土部門實地勘測,精心謀劃鄉村振興銜接資金項目,共投資60余萬元建設蓮藕生產基地配套灌溉溝渠設施,不僅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更為“藕先生”本地農業龍頭企業提供了堅實的硬件支撐,推動農業向規?;F代化轉型。
部門聯動。 通訊員楊虎 供圖
平臺搭建助力校企人才匯聚
“藕先生”蓮藕基地大片荷葉層層疊疊,滿塘荷花搖曳生姿,美景不僅吸引了游客,也吸引了位于后官湖旁的長大學子。正值暑期,長江大學傳媒學院“藕耶”團隊聯合“藕先生”啟動“三下鄉”“來挖藕哇”項目社會實踐活動,下塘挖藕、文創設計、直播帶貨……蔡甸街為青年學子搭建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梁,同時引入高校智力資源,共同合作設計并推廣以“藕文化”為主題的品牌IP,通過創意短視頻、助農直播等形式,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拓寬市場銷路,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插上數字翅膀。
平臺搭建。 訊員楊虎 供圖
文旅融合煥發蓮藕新活力
千畝荷塘,十里荷香,隨著微信、抖音等社交平臺的廣泛傳播,蔡甸“藕先生”蓮藕基地迅速成為游客爭相探訪的夏日勝地。小朋友們“賞荷寫生”將美景定格在畫紙上、攝影師們“誤入藕花深處”用相機記錄荷花含苞待放的時刻、書畫家們“藕遇知音”畫筆相邀共創佳作......這場文旅盛宴不僅讓游客們沉醉于蔡甸的荷色魅力之中,收獲了滿滿的精神幸福感,更為“藕先生”品牌帶來了關注度和影響力。通過文旅融合的創新模式,“藕先生”不僅展示了其優質的蓮藕產品,更將蔡甸的農業資源與文化旅游緊密結合,為農業增效和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旅融合。 通訊員楊虎 供圖
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蔡甸街道辦事處將不斷優化服務水平,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企業、深入基層,有效激發農村營商環境的內生動力,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鄉村振興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