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調研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周述平、張璽、徐宗)6月3日,由浙江省發改委和滬杭客專有限公司牽頭主辦的甬舟鐵路工程技術專家咨詢組成立暨專項技術咨詢會,在駐漢央企中鐵十一局甬舟鐵路項目3工區召開。以盧春房院士為組長,聶建國、繆昌文、張喜剛、龔曉南等五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各方專家組成的行業頂尖專業團隊前往甬舟鐵路項目現場調研,為“一橋一隧”問診把脈。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同軍、總工程師葉陽升,浙江省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軍,舟山市人民政府市長徐仁標,滬杭鐵路客運專線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建中,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錢桂楓,中鐵十一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志明等領導參加會議。
會議現場
“盾構機怎樣在高水壓下實現海中高精度對接”“如何解決海域環境下隧道管片上浮問題”……圍繞全國罕見工程技術“瓶頸”,與會專家就金塘海底隧道施工中的系列難題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指出了國內外同類型工程成功經驗,從專業角度出發前瞻性研判了大盾構工程領域科研工作方向。
金塘海底隧道豎井工點鳥瞰
金塘海底隧道是全世界最長、直徑最大的海底高鐵隧道。該隧道開挖直徑約14.57米,為單洞雙線隧道,全長約16.18公里。其中,隧道盾構段線路長約11.27公里,采用雙向盾構法施工,中鐵十一局承建舟山側6.27公里施工任務。
海底隧道對接示意圖
自2022年10月進場以來,在滬杭公司指導下,中鐵十一局建設者遵循“高質量開局,一次成優”管理目標,不斷探索盾構隧道智能及綠色建造新技術。該公司將率先引入配套研發的盾構機集成超前地質預報、盾尾管片浮動監測、刀具實時監測、開挖倉可視化等信息化系統,輔以盾尾同步注漿密實度檢測裝置,泥漿管路碎石機等智能新工裝,高質量推動“世界級”隧道工程建設。
采用超前地質預報系統
“此次各位專家的把脈問診,為企業深耕大盾構市場注入了強勁動力。”作為會議承辦方,中鐵十一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志明表示,真誠期盼與業界專家加強“產學研用”合作,尤其是在鋪架工程、大盾構、特殊橋梁,智能建造、數字化管理等領域的合作,以核心技術優勢,服務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為世界級工程貢獻湖北力量。
開發數字孿生平臺用信息化指導現場施工
甬舟鐵路全長約76.4公里,由中鐵十一局城軌公司承建的甬舟鐵路3工區全長約13.8公里,包含金塘海底隧道,四座總長4.67公里的鉆爆法隧道,三座總長1.62公里的鐵路橋和1.2公里的路基段施工。
新建寧波至舟山鐵路線路平縱斷面示意圖
作為浙江省大通道建設十大標志性項目之一,該工程建成后,將填補浙江省最后一個設區市不通鐵路的空白,進一步強化寧波與舟山同城化效應,加快推動舟山與寧波全面融入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