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孫濱、汪璐、通訊員李雄)“寧可其他方面緊一緊,也要拿出錢來搞創新,努力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4月26日舉行的襄陽市科技創新大會上,襄陽市委主要負責人的一席話引來全場科研人員、企業代表的共鳴。襄陽市提出,要通過高新技術培育、人才引進、金融服務、成果轉化、稅費減免等配套政策措施,跑出科技創新“加速度”,為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作出襄陽貢獻。
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要不來、買不來、也討不來。襄陽市為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攻關,解決一批“卡脖子”難題,出臺多項激勵政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專項分為三類,A類(國內空白技術)每個支持500萬元、B類(國內跟蹤技術)每個支持300萬元、C類(高端創新技術和對全市產業發展意義重大的關鍵核心技術)每個支持100萬元。對在襄來襄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湖北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的科研團隊,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配套支持。在湖北隆中實驗室、基礎研究類科研項目等推行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在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開展提取獎勵經費試點,允許從長期穩定支持經費中提取不超過20%作為獎勵經費。
一大批沉潛精研的企業,正以科技硬實力掰開“卡脖子”的手。在襄陽高新區,去年有49項關鍵核心技術在行業取得突破,其中8項達到國際先進、13項國內領先、11項可實現進口替代。成立17年的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經費投入已經達到上億元,公司先后引進20余位工學博士,形成國內外頂尖冷噴涂固態增材制造技術團隊,其高性能鋁合金冷噴涂增材修復技術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業務已覆蓋航空航天、電力電氣、海洋防腐、汽車工業、新能源等眾多領域。
為攻克“卡脖子”硬科技,襄陽市提出在推進成果轉化上下功夫,“該拿的錢要拿到位,同時引導更多社會資金參與”。在襄陽市級投融資平臺漢江控股集團旗下設立2億元市級科創基金,采取直接投資方式支持襄陽市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設立不少于1億元的中小微企業應急轉貸紓困基金,為科創型中小微企業提供短期資金周轉服務。大力引進和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各類私募股權等直接融資金融業態。同時加強科技信貸支持力度,大力開展驗收貸、人才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險等科技型企業創新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