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莉 通訊員 呂惠 宋蒙
近日,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在ECMO的輔助下成功完成一例復雜PCI手術(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本次手術使用的ECMO是我國首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整機系統,也是其獲批上市后,在華中地區實施的首例。
國產ECMO護航患者“生命通道”
61歲的魏女士經歷了“三支病變”的緊急心臟支架植入術2個月后,再次出現胸痛、氣短等癥狀,到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求診發現,其左冠脈仍存在嚴重狹窄病變,必須立即手術開通血管。然而,魏女士屬于復雜高風險病變,支架植入難度大,她還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術中一旦發生意外,很可能發生循環崩潰,甚至危及生命。
經醫院多學科緊急會診評估后,決定利用ECMO技術為魏女士提供循環支持,為手術安全保駕護航。4月12日,心內科團隊成功為其實施了心臟支架植入術,恢復了心臟血管正常的供血。目前,魏女士已康復出院。
“這次手術的成功開展,無論是對患者,還是對醫院來說,都意義非凡。”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體外循環科主任劉燕介紹,國產ECMO在臨床的成功運用,意味著更多急危重癥患者有機會得到救治,造福廣大老百姓。
國產ECMO將讓更多患者受益
ECMO中文全稱是體外膜肺氧合,又被稱為“救命神器”,其原理就是以血泵代替心臟,膜肺代替肺,將血液持續運輸到人體,維持各個器官血液供應,維持生命。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演變,ECMO在心血管急危重癥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在心源性休克、暴發性心肌炎、心臟驟停、高危復雜PCI手術、心臟移植手術等領域,為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復贏得時間。然而,面對眾多的重癥患者,ECMO仍是“供不應求”,國內各大醫院都面臨相同境遇。截至目前,全國僅有千余臺ECMO設備。
“導致ECMO稀缺主要的原因是設備研發技術門檻高、價格昂貴等。”劉燕解釋道,ECMO的科技含量高,制造難度大,長期以來,我國ECMO設備都是依賴國外進口,一臺ECMO設備要好幾百萬。運行成本也高,患者動輒要花費幾十萬。
1月4日,我國首個國產ECMO整機系統獲批上市,產品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性能指標基本達到國際同類水平,突破了進口“卡脖子”難題。
劉燕表示,ECMO設備國產化讓采購設備更加方便,一旦在國內批量生產,隨著醫院采購成本的下降,患者的治療費用也會跟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