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張倩倩、通訊員夏友德、楊權夏)4月27日下午,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由武漢臺資企業協會、武漢市硚口區臺胞臺屬聯誼會、硚口區青年聯合會聯合主辦的“一衣帶水話長江 青春奮進英雄城”活動,組織40余位在漢創業就業的大陸和臺灣青年到葛洲壩集團、宗關水廠等地游覽參觀。
葛洲壩公司因建設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而得名。在葛洲壩集團企業文化展廳,兩岸青年一同觀看了紀錄片《長江之歌·灌溉花的國土》,聆聽該企業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中的探索與創新歷程。
一件件文化展品,一張張圖片案例,讓青年們感受到“大國重器”建造過程中的中國力量。武漢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大二年級的臺灣學生田曲文說,偉大的城市,往往誕生在大河之畔,三峽工程和葛洲壩工程,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
硚口區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孫振亮同樣感觸良多,他說,“作為一名老硚口人,很高興能和臺灣青年一起參觀葛洲壩集團,見證硚口漢江灣從昔日工業區變身如今的生態宜居新城。希望未來我們繼續和臺灣青年相互溝通、學習、共同進步,為建設大武漢貢獻自己的力量。”
“1909年9月4日,宗關水廠正式通水,武漢從此有了自來水……”在硚口區宗關水廠,“紅領巾小小河湖長”、東方紅第二小學學生的講解,讓參觀青年們了解了水廠的百年創辦史和武漢自來水的發展史。
“很多知識過去都是在書中看到,這次實地參觀刷新了我印象中對武漢的認知。原來這里是武漢第一滴自來水的發源地,也是漢口的工業起源。”臺灣青年導演薛穎穜表示,此次游覽,讓他對兩岸歷史鏈接有了更深的體會。
不少臺青、臺生表示,在武漢生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來自臺灣高雄的青年黃奕豪祖籍在武漢江夏,目前是在漢臺企力翰集團的財務長。他說,“常常聽說百年漢口,今天能夠在水廠見證到整個漢口發展的歷史,非常榮幸。”“武漢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有活力。希望漢臺兩地青年手牽手、肩并肩,共話成長、共融交流。”武漢臺資企業協會副會長王天山表示。
在漢江灣體育公園內,漢臺青年一同體驗無人機新手訓練營,游覽青少年汽模基地,氣氛熱鬧而又溫馨。硚口區青年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創造更多平臺,促進兩岸青年加強交流,增進了解,也期待更多臺灣青年能來漢發展,共享武漢發展機遇,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