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通訊員盛文俊、楊鑫磊)4月9日,伴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順利澆灌,由在漢央企中國一冶承建的武漢市青山區23街建設項目地下室結構工程全面封頂、沖出正負零,標志著該項目建設從深基坑施工階段全面轉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23街坊建設項目位于青山區鄂州街與工業四路交匯處西南部,含十二棟高層住宅塔樓和一棟低層住宅樓。項目總投資超過10億元,總建筑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是青山區重點民生工程。
項目去年4月1日開工以來,面對深基坑開挖難度大、場地平面布置有限、冬季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等施工難題,項目部積極統籌規劃,接連克服高溫、降雨及疫情影響,通過開展勞動競賽的形式搶進度、趕工期,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各目標節點。
項目部負責人介紹,作為湖北省“智能建造、品質建造、綠色建造”試點的項目,23街坊建設項目采用疊合板、預制樓梯、內墻ALC條板等技術,使裝配率達到50%。同時,通過應用云端智能建造、遠程視頻監控、BIM應用、環境監測系統等技術,致力于打造“三個建造”樣板工程。“項目內建智慧建造系統,通過智能建造平臺,將BIM模型數據與項目安全文明施工、質量管控、物料管理、經營管理等各項業務流程有效結合,在設計、施工、經營等方面實現了高度數字化。”
該負責人說,為早日完成項目建設,讓待回遷群民盡快搬入新居,項目管理團隊將秉承“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的中冶精神,以項目沖出正負零為契機,緊抓施工節點不放松,確保項目誠信履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