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后,受蔬菜市場進入“秋淡”季節以及高溫干旱減產等原因影響,部分農副產品價格相比前幾個月明顯上漲。9月4日上午,省農業農村廳聯合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組成調研組,赴白沙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以及部分商超、農貿市場調研,了解當前蔬菜、水產等農副產品穩產保供情況,為市民“菜籃子”保駕護航。
在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調研組先后來到蔬菜區、水產區,向市場負責人、部分商戶了解當前蔬菜、水產品價格、交易情況。據了解,近幾日,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日進蔬菜交易量8000噸左右,其中,省內本地蔬菜占比達到一半。目前,白沙洲大市場水產區已重啟運行,各類農副產品供應總體充足。記者現場看到,市場工作人員和批發商正加班加點,協調運輸和銷售渠道。幾日前,市場還就電商平臺供應壓力較大問題,召集相關電商平臺負責人,共商解決方案。調研組對市場工作人員以及商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針對部分商戶提出的鮮活農產品進出場等待時間過長等問題,調研組建議白沙洲市場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前提下,增強值守力量,提高查驗速度與效率,實現快進快出,進一步暢通農產品運輸渠道。
超市和菜場等零售終端如何?調研組隨后又來到武商超市萬隆店生鮮區,仔細查看紅莧菜、紫茄子、娃娃菜等常見蔬菜品類的當日售價,并進入糧油儲備倉庫了解庫存情況。據了解,武商量販在省內外擁有多個直采基地,減少中間環節,保障貨源和品質,價格穩定。在大成路菜市場,調研組隨機與蔬菜商販、水產商販和市民現場交流,了解當前農產品價格和貨源供應情況,聽取相關意見和建議。
據省農業農村廳農情調度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全省蔬菜在田面積604.68萬畝,同比增9.08萬畝,預計9月上旬產量達到160.76萬噸。全省水產品總產量308.6萬噸,同比增5.56%,其中,養殖產量294.4萬噸,增殖產量13.1萬噸,捕撈產量1.1萬噸,供應整體充足。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吳祖云表示,下一步,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將加大生產力度,結合秋冬播生產,進一步摸清各地在田蔬菜種類、面積、產量,準確掌握本地需求、外調能力和購入需求,統籌安排好產品結構和生產布局,增加農產品就地就近供應。做好流通協調,會同武漢市組建主要“菜籃子”產品保供企業名錄,加強對蔬菜生產主體的指導服務,根據市場需求,及時組織貨源、協調調運、保障供應,合力打通農產品物流配送堵點,確保本地農產品隨時調得出、調得足。加強信息溝通,及時發布主要蔬菜產品供求信息,引導蔬菜種植戶、經營者合理安排生產,穩定市場預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彤 通訊員胡曼 孔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