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爹爹走路腿酸痛以為患“老寒腿”,腳指頭發黑險些被截肢
楚天都市報1月20日訊七旬爹爹左腿走路越來越吃力,有時還出現酸痛,以為是患上“老寒腿”,直到腳指頭發黑才到醫院看病,醫生緊急手術,避免了截肢。
劉爹爹腳指頭發黑
漢口73歲的劉爹爹煙齡有50多年,25年前患上高血壓。近年來,他發現自己走起路來一顛一跛,一個月前,他每走200米左腿就酸疼難忍,非要歇會兒才行。俗話說“人老腿先老”,他以為是天氣變冷導致的“老寒腿”,就沒有在意。直到上周,他晚上腿疼得睡不著覺,左腳趾頭開始變黑,才輾轉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就診,經過檢查,被確診為左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左下肢股動脈有長達38公分的血管完全硬化并被堵死,腿疼和趾頭發黑都是左腿嚴重缺血導致,必須手術開通血管,否則將面臨截肢危險。醫生立即為他手術疏通,19日劉爹爹康復出院。
劉爹爹在醫院進行診治
醫院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吳云表示,俗話說的“人老腿先老”“老寒腿”,讓很多人以為年紀大了腿疼走不動路是自然老化現象,事實上也可能是患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吸煙、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活動少等都是高危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會加速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而冬季氣溫低,血管遇冷收縮,下肢血供減少,加上天冷活動少、喝水少、穿著緊身衣壓迫血管等因素,可導致病情加重、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吳云提醒,中老年人出現腿麻、腿涼、腿抽筋、走路乏力這些癥狀時應及時就醫,如果發展到間歇性跛行,步行幾百米甚至幾十米就感到腿部疼痛,就更應提高警惕,到正規的血管外科就診。
責編:段琰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