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確診為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相關信息,輸入人工智能Watson(“沃森”)腫瘤解決方案系統。不到10秒,“沃森”就給出了多套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在每套方案后面,還注明了依據,并按照可信度的大小順序排列,幫助醫生評估療效與風險。這也是湖北首次由“AI醫生”給腫瘤患者“開處方”。
9月10日,湖北首家Watson腫瘤智能多學科會診中心落戶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中心。這套全球最先進的醫療人工智能工具——沃森腫瘤解決方案,可為包含乳腺癌、肺癌、直腸癌、結腸癌、胃癌、宮頸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在內腫瘤患者,制定規范、精準、定制化的治療方案。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中心主任宋啟斌教授介紹,“沃森”是一種醫療人工智能工具,接受全球頂級癌癥治療中心MSKCC訓練已達7年,儲存了超過300種醫學專業期刊、250種以上的醫學書籍、1500萬頁的論文研究數據。測試顯示,“沃森”提供的方案與世界頂級腫瘤專家給出的方案有高達90%以上的契合度。
宋啟斌教授認為,“沃森”作為成熟的醫療應用級人工智能,能夠為腫瘤科醫生提供相應的決策支持,為醫生節省了大量查閱相關資料、評估各類治療方案的時間。人工智能和醫生的有機結合,可以幫助臨床醫生成為“超級醫生”,為患者帶來更好更優的治療方案。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萬軍認為,引進“沃森”,是該院推進“四化醫療”的最新嘗試。腫瘤患者通常面臨內科、外科、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多種選擇。在常規治療模式下,患者通常一次只能得到一個科室的專家建議;為了得到更加綜合全面的評估,往往需要輾轉多個科室或多家醫院,費時費力。而運用“沃森”,就像是一次性將內科、外科、放療科等相關科室醫生請到一起做多學科協作,基于患者的病情為其提供綜合性、規范化且精準的治療方案,為腫瘤患者規范診療提供極大便利。
類似“沃森”的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傳統的醫生?宋啟斌教授認為,基于疾病、尤其是腫瘤疾病的個體化差異,人工智能目前在治療疾病中,還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但醫生在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將極大提升腫瘤疾病的規范化、科學化診療程度,同時提振腫瘤患者治療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