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志兵
一年多前,洪湖城區(qū)的內荊河,曾被當地群眾稱為臭水溝。如今,“一河兩岸”風景宜人,已變成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6月27日晚,岸邊公園人頭攢動。在此采訪,提起市委書記張遠梅,市民紛紛點贊——
“這位女書記,不簡單!”
打通老百姓的“心路”
2016年11月,45歲的張遠梅從荊州開發(fā)區(qū)黨工委書記調任洪湖市委書記,不少親友同事為她捏了把汗。
當時,因特殊原因,洪湖市政治生態(tài)正在修復之中,綜合考核排位靠后,干群士氣不振。
張遠梅把提振“士氣”的突破口,瞄準長期沒有解決的“老大難”——洪監(jiān)高速。
這條當地唯一的在建高速公路,近10年來建建停停,成了洪湖干群最大的“心病”,也是百姓看待黨和政府的一條“心路”。
“事關民心民意,再難也要邁過這道坎!”張遠梅下定決心。
她一次次帶著專班走荊州、上武漢,拜訪部門,爭取支持,商討解決方案。
2017年7月,荊州市政府依法收回項目特許經營權,啟動招投標。
10月28日,洪監(jiān)高速復工,許多市民自發(fā)走上街頭慶祝。今年底,該項目有望建成。
為推開更多“心墻”,洪湖還成立了問題項目盤活專班,對45個“老大難”問題進行攻堅。
督在一線抓落實
告別生活了幾十年的漁船,洪湖漁民王貴寶兄弟姐妹四家人同時進了城,“生活變化翻天覆地”。
去年5月,張遠梅受邀走進“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湖北省委的實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宣介活動,向海內外媒體講述新時代綠色發(fā)展的洪湖故事。
前些年,洪湖由于過度圍網養(yǎng)殖,生態(tài)惡化。我省曾開展洪湖違網拆除行動,但后來出現反復,群眾反映強烈。
2016年,根據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洪湖全面開展大湖拆圍和漁民上岸工作。
張遠梅率領各級干部沖在一線,現場指揮督辦,雷厲風行抓落實。
去年,全市15.5萬畝、122.4萬米圍網永久性拆除,1127戶3092名漁民,以“一套住房、一份工作、一個保險”的最優(yōu)政策,永久性離湖上岸。
退垸還湖、退漁還濕……洪湖水浪打浪的美景重現了。
洪湖更綠了更美了
“一把手”就是辦事員,張遠梅這樣詮釋“帶頭干”。
招商引資,她7次拜訪自行車生產龍頭富士達,用誠意邀來企業(yè)建設華中最大共享單車生產基地。
群眾反映,城市基礎設施滯后。她一頭扎進棚戶區(qū)調研,決定啟動規(guī)模空前的城建計劃。
為激勵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張遠梅提出開展“三比三促三爭創(chuàng)”,倡導“不分一線二線,都是火線”,讓黨員干部個個肩上有擔子、人人身上有責任。
去年,洪湖在全省縣域經濟考核排名實現進位,招商引資創(chuàng)歷史新高。
城市面貌大變樣。一年棚戶區(qū)改造拆遷2600余戶,相當于過去10余年的總和。
“洪湖變綠了,變美了,變亮了。”今年春節(jié),從加拿大返鄉(xiāng)的鄭遠斌感慨。
“身邊的群眾說,《洪湖赤衛(wèi)隊》里的韓英回來了!”73歲的退休老干部方德鈞,為張遠梅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