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展示中心項目現場 徐一帆 攝
長江日報訊(見習記者郭淞冰 記者黃金)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召開。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特別報道《青之島·友朋來》直播組來到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探訪上合組織成員國專家關注的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
“在我身后是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展示中心項目。其造型獨特,遠看形如一張網,也代表虛擬網絡空間。”7日,央視記者佘莉霞來到武漢臨空港經開區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以下簡稱“網安基地”),與青島演播室主持人張羽進行3分鐘現場連線,展示了網安基地展示中心、網絡安全學院、超算中心項目建設情況,并就網安基地整體規劃進行介紹。
航拍直播中,網安基地在建項目盡收眼底。展示中心項目造型如一張拉開的網,鋼結構連接成彎曲柔軟的“網兜”形狀,整個造型開放通透。一街之隔的網絡安全學院項目塔吊林立,包裹在綠色的安全防護網中。
佘莉霞介紹,展示中心項目未來將成為全球網絡安全領域頂尖技術成果展示和交流平臺。網絡安全學院項目預計年底就可封頂,明年將投入使用,建成后每年可為國家培養上萬名網絡安全人才。
作為網安基地先導項目,中金數據超算中心過渡機房內,一排8個集裝箱整齊排列,2000多臺服務器持續運轉。由于過渡機房項目為移動集中箱式大數據中心,因此具備快速轉移、持續工作的特性,目前已服務于武漢“智慧城市”。
“這種產業和人才的融合,不僅僅是空間上的融合。未來,他們還將搭建聯合實驗室,實現產學研的深層次融合,真正成為我們國家網絡安全領域人才與創新的搖籃。”佘莉霞說。
據了解,《青之島·友朋來》是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特別報道。由于網絡信息安全議題廣受上合組織各成員國關心,網安基地備受國際關注。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方主要協調人之一、上合組織副秘書長王開文曾在6月3日接受長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將深入與武漢開展網絡安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早在今年1月24日至26日,上合組織成員國信息安全合作專家工作組會議在武漢臨空港經開區舉行。上合組織8個成員國的50多名代表齊聚臨空港,共話網絡安全合作課題。網安基地作為參觀的重要一站,獲得了與會專家的關注。
4月16日至24日,國際網絡安全標準會議在漢召開,網安基地成會議唯一參觀地點。會議召集人Edward Humphreys高度贊賞武漢在網絡安全建設上取得的重大進步,并表示期待網安基地能在中國信息安全標準乃至國際網絡安全標準上發揮更大作用。
“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從籌備之初,就以承擔國家使命為己任。”國家網安基地建設辦公室主任付祥表示,網安基地將打造網絡安全產業人才培養、技術創新與產業集聚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國家級網絡安全產業基地,為國家網絡安全事業培養優秀人才,帶動技術創新,守護國家網絡疆域安全,在國際競爭中更多發出“中國聲音”。
進展>>>
國際人才社區8棟建筑月底封頂
其中將建1200平方米幼兒園
長江日報訊(見習記者郭淞冰 記者黃金)8日,長江日報記者從網安基地了解到,2017年8月23日首批六大項目集中開工以來,項目進展迅速。本月底,作為網絡安全人才配套設施——國際人才社區將有8棟建筑封頂,今年底施工地塊將全面交付。
國際人才社區規劃顯示,項目分為三大地塊建設。A地塊主要服務對象為國內外的頂尖網絡安全人才,B地塊主要服務對象為高層次的網絡安全人才,C地塊主要服務對象為青年網絡安全人才,規劃建設高層及小高層住宅。
目前,國際人才社區在建B地塊項目,規劃建有12棟低密度多層住宅。長江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施工區內,8棟、9棟、10棟、11棟進度較快,其外設綠色圍網,工人正在進行第5層樓的收尾工作及第6層樓作業。6棟施工至第2層樓,7棟施工至第4層。12棟及13棟已完成封頂。
現場施工方、武建集團人才社區項目負責人介紹,預計本月底國際人才社區B地塊將完成近七成建設,今年底將全面交付,B地塊3號樓為1200平方米的幼兒園。
國家網安基地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培訓中心)項目教學樓主樓基礎已完成,結構完成65%;展示中心項目鋼結構已完成80%,機電安裝完成70%,砌體工程完成65%;中金武漢超算(數據)中心項目辦公區、生活區場地配套設施、大數據機房工程樁正在施工中,預計項目一期主體結構于今年底封頂。
此外,自2016年9月中央網信辦復函武漢建設網安基地以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已與武漢臨空港經開區達成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入駐協議,探索創新學歷教育;5只網安產業基金,規模達到700億元,為企業解難紓困;高水平培訓、會議、賽事使網安基地迎來業內矚目、世界關注。
目前網安基地已簽約項目37個,協議投資達2654億元,基本建立“硬件安全—通信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的網絡安全產業鏈條。2020年,產業鏈企業預計突破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