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5樓61歲的趙義群每天早上花半個多小時下樓,在外面呆一天,傍晚才回家吃飯,又得花半個多小時爬上樓
21年沒有啟用的電梯,被人用棕櫚床墊擋著電梯門。電梯的零件設備被卸走,電梯基本上成了空殼
66歲的徐緒開自從中風后,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才由家人背下樓。圖為他每天站在窗戶邊望著樓下
明明住的電梯樓卻要每天爬樓梯,10層居民樓電梯裝了21年從未啟用,如今已成空殼廢品。樓棟居民66歲的徐緒開老人已中風3次,因行動不便15年只下樓20次。
這部被遺忘了21年的電梯屬于江岸區(qū)一元街天津社區(qū)新麗大廈B棟,94戶居民因出行不便叫苦不迭,他們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武漢晚報記者了解到,大樓沒有物業(yè)沒有業(yè)委會,21年來,居民多次申報電梯維修均無實質進展,不少人已從中青年變?yōu)槔夏耆耍娞葜貑⒊闪怂麄兊男牟 榱吮M快促成電梯運營,今年5月7日,7位居民代表自發(fā)組成業(yè)委會籌備小組,他們正為電梯多處奔走。
中風15年,想下樓轉轉成奢望
家住7樓的66歲老人徐緒開,1997年開始和妻子在此居住,曾經的他開朗活潑,是街坊鄰里眼中的熱心人,每天上下樓輕松自如。
2003年,徐緒開中風,造成肢體失調,行動不便,他每下一層樓梯都要歇一會喘口氣,慢慢地,他開始不愿出門。此后他又連續(xù)兩次中風,身體每況愈下,行動更加困難。由于外出一趟費時費力,徐緒開索性將自己“關”在家里,每天與電視、報刊為伴,大多數時候不是躺在床上就是坐著發(fā)呆。
徐緒開的老伴陳奶奶回憶,2015年,老徐在家第三次中風,醫(yī)院急救人員抬著擔架爬到7樓,再將老徐抬下樓,花了30多分鐘才上了救護車,醫(yī)護人員累得大汗淋漓。“15年了,老頭子最多下樓20次,每年過年才讓兒子背他下去,出門一趟太不容易了。”陳奶奶含著淚講訴這么多年的苦悶:老徐呆在家里久了,時常心情低落,性格變得沉默寡言,而且特別怕冷。
記者在徐緒開老人家中看到,家里光線極暗,不透氣。20多度的天氣,徐緒開還穿著厚厚的外套,不愿說話,只呆呆地望著窗外。陳奶奶說“他渴望出門。”
徐緒開的兒子說:“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電梯啟用,我能帶著父親下樓轉轉,讓他重新恢復笑容。”
出門不便,多位老人叫苦不迭
61歲的退休老人趙義群住在5樓,2009年中風后左腿行動不便,但他在家閑不住,總想出門透透氣。趙義群脾氣很犟,不要人扶,每天早上7點多就拄著拐杖,扶著樓梯扶手,一步步緩慢下樓。“下一次樓要半個多小時,上一次樓也要半個多小時,每天來回爬一趟要一個多小時。沒有電梯,我出來一趟太不容易。”趙義群提起電梯很無奈。
為了在外面多待會,他早上下樓后不急著往回趕,中午買點饃饃或其他面食下肚,午餐后坐在樓下打會瞌睡,醒了就和居民聊聊天,下午5點左右再爬上樓回家吃飯。
同住在5樓的居民劉建勇談及電梯更是氣憤不已:2014年4月,53歲的他帶老父親出門看病,為父親抬輪椅下樓時,自己卻不慎摔傷,雙腳腳跟粉碎性骨折,結果父親沒看成病,自己卻住進了醫(yī)院。“父親一直為此自責,去世前還在盼著電梯啟用。”
居民葛虹奶奶看到記者采訪,忙湊過來訴苦:“我母親91歲了,5年沒下樓,快幫我們想想辦法讓電梯啟動吧。”
從未啟用,被遺忘21年的電梯
武漢晚報記者了解到,1995年,此地拆遷后開建新麗大廈,1997年9月竣工,分為AB兩棟。A棟是18層商住樓,B棟是10層還建樓。房屋由新麗房地產開發(fā)公司建設,目前B棟的54戶房屋由武漢城投房產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管理,其余40戶由于產權變更不在該公司名下。
A棟的1至18層樓、B棟的9樓和10樓都已出售。B棟為回字形樓,中間是天井,每個房屋戶型較小,1至2樓是派出所辦公區(qū),居民集中住在3至8樓,共有94戶,大部分是老人,經濟不寬裕。
A棟的兩部電梯和B棟的一部電梯都是同一個廠家同時安裝交付的,A棟自居民入住起電梯就開始使用,物業(yè)公司正常運作。而B棟由于是還建樓,沒有物業(yè)公司和業(yè)委會,電梯一直未能啟用。
2002年,B棟部分老人和居民陸續(xù)向社區(qū)街道反映問題,但16年過去了,都無實質性進展。這部電梯就這樣一直“沉睡”著,如今被人用棕櫚床墊擋著大門,似乎它從未存在。有居民告訴武漢晚報記者:此前A棟電梯損壞維修時,原A棟的物業(yè)公司為了省事省錢,私自將B棟電梯的零件設備卸下用于A棟電梯的維修及零件更換,久而久之,B棟的電梯差不多被卸成了空殼。
多處求助,期盼電梯重新啟動
2017年12月初,71歲的居民曹奶奶和部分居民代表向一元街天津社區(qū)居委會反映情況,天津社區(qū)居委會將居民意見形成簡要報告后蓋章,讓居民代表直接去找一元街街道辦事處。
今年5月2日至4日,天津社區(qū)居委會對新麗大廈B棟還建樓居民進行了電梯事宜的走訪調查,并登記了意見信息,94戶居民中有81戶簽名同意,強烈要求啟用電梯。
5月7日,包括曹奶奶在內的7位居民代表自發(fā)組成業(yè)委會籌備小組,他們開始為電梯重啟多處奔走。
5月18日,籌備小組成員到一元街信訪辦詢問事情進展,工作人員答復,已將情況反映到區(qū)里。
記者采訪多個部門尋找原因
一元街天津社區(qū)居委會肖書記:
啟用電梯涉及到資金問題,社區(qū)只能為業(yè)主們指路,這個事還是要由業(yè)主來跑。目前尚未接到街道的通知,有消息會告知居民。
武漢城投房產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工作人員:
B棟是2015年轉交到我們公司管理,之前情況不是很了解。我們公司只擁有B棟54戶產權,電梯這事不歸我們管,你要問一下物業(yè)公司。有新的進展我們會及時告知居民。
新麗大廈A棟物業(yè)公司負責人張經理:
(前物業(yè)公司被罷免后,該公司2015年7月入駐)
“B棟電梯啟用后,A棟物業(yè)公司可接手B棟物業(yè)管理任務,考慮到B棟是還建房,B棟居民屆時可按每月每平米1元的標準交納物業(yè)費,將加配兩名保安、1名保潔員。”
記者以家屬身份向其他部門咨詢
江岸區(qū)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特種設備科:
安監(jiān)局不負責維修電梯,只負責對在用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查處。電梯21年未啟用,又失去了部分配件,看來要換裝新電梯,要籌集資金,設立維修基金,請街道出面協(xié)調,讓社區(qū)或業(yè)委會去區(qū)房管局開無維修基金證明。
江岸區(qū)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物業(yè)科:
業(yè)主委員會可以來局里開無維修基金證明,具體怎么開,來局里后當面詳細告知。
文/記者余丹夏 圖/記者肖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