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打開的懷表 記者翁曉波 攝
四位專家正在討論打開方案 記者翁曉波 攝
長江網5月4日訊(長江日報特派記者翁曉波 通訊員馮志靈 發自南京)1938年10月24日,在保衛大武漢的戰斗中,中山艦和敵機激戰了75分鐘后,在武漢金口長江段被炸沉。
1997年1月,中山艦被整體打撈出水。出水的文物多達5000余件,其中有20多件鐘表。這些鐘表以懷表居多,除幾件外觀相對完整外,大部分損壞嚴重,面目全非。且出水后一直未曾被打開。
今年是中山艦罹難80周年。為了讓文物活起來,讓沉睡的鐘表動起來,中山艦博物館積極行動,挑選4件外觀、品相稍好的懷表藏品送到南京市民俗博物館,請入駐該館的鐘表收藏、修復專家幫忙“會診”,一探其中究竟。
長江日報記者和該館工作人員一道,見證了文物“動起來”的過程。
南京“表爺”團隊主動請纓打開文物
中山艦博物館館長王瑞華介紹,中山艦出水的20多件鐘表,見證了80年前的那段歷史。但考慮到文物安全,該館一直沒有將這些鐘表打開。
經過多方了解,館方和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取得聯系,并得知該館有一位72歲的鐘表維修師傅陳仲仁,曾為南京博物院主持修理過一大批來自宮廷的鐘表,還曾被南京博物院聘為“宮廷鐘表維修師”。
陳仲仁因藏表豐富、數量眾多被業內稱為“表爺”。前些年,“表爺”專門到武漢,舉辦過自己的鐘表展覽,去年還將自己收藏的一件船鐘贈給中山艦博物館。此件船鐘和中山艦出水鐘表中的一款一模一樣,也因此糾正了此前大家一致認為該鐘是船體壓力表的論斷。
一個月前,館方再次和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取得聯系,表示想打開部分出水鐘表。陳仲仁得知后一口答應:“沒有問題,我免費給你們做?!?/p>
4件文物打開后還帶著長江的泥沙
4月26日,中山艦博物館在辦理了一系列手續后,由中山艦博物館副館長劉新陽帶領保管部人員,攜帶著4塊懷表奔赴南京市民俗博物館,找到“表爺”。
得知文物“駕到”,“表爺”也格外重視,專門請了3位鐘表維修專家到場增援。他們分別是南京博物院退休專家強明中、17歲入亨得利表行做學徒的鐘表維修專家王建寧和被“表爺”稱為大師兄的張志民師傅。
有機會接觸到這些文物,四位老師傅很興奮:“能和它們碰到就是一種緣分,也不枉我們玩了一輩子的鐘表。”
文物一拿出來,四位老先生就開始了初步工作。由于懷表在水中泡了59年,出水后又放置了20年,表蓋很難打開。
小起子、開縫劑,各種小工具……打開工作由王建寧和張志民兩人一起操作,另外兩位在邊上“問診”、出主意。半個小時后,第一塊懷表被成功啟開一個縫,再用力,打開了!記者現場看到,被打開的懷表三個表針已經沒有了,里面銹蝕斑斑,還有一撮來自長江的沙子掉了出來。
“這個表是瑞士的,生產年份大概是1910年左右?!蓖踅▽幣袛嗾f。
如法炮制,另外兩塊也被打開,情況和第一塊一致。
第四塊的外殼是黃金的,且外殼是螺旋擰上去的,很難打開。四個老先生嘗試各種方法,輪番上陣,大約2個小時,這塊表也被成功打開。這4塊表內芯都刻有相應的銘文,需要進一步清理后才能看清。
四位老先生和中山艦館方根據打開的情況現場確定修復保護方案:其中的兩塊修復表芯,讓懷表走起來。另外兩塊做進一步的清理保護,還原表內更多的原始信息,解密文物背后的故事。
雙方約定,今天下午將修復好的四件文物送回中山艦博物館,讓它們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開口說話”。
4塊懷表里到底有什么故事?“表爺”到漢時,本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