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武昌工學院舉辦的第二屆“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節”,同學們穿旗袍致敬傳統文化。鄧鵬、喬益敏攝
圖為武昌工學院舉辦的第二屆“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節”,同學們穿旗袍致敬傳統文化。鄧鵬、喬益敏攝
圖為武昌工學院舉辦的第二屆“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節”,同學們穿旗袍致敬傳統文化。鄧鵬、喬益敏攝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劉麗媛 吳楠馨 雷雯慧)4月20日下午,11名身穿旗袍,身材頎長,膚白貌美的女生邁著婀娜多姿的步子走上臺,用溫柔細膩的嗓音在清雅的笛聲中誦讀經典文學作品。這是當日在武昌工學院大學生培訓基地中華才藝室舉辦的第二屆“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節”開幕式現場的“讀”經典環節。
據了解,本次活動內容是讓學生朗讀經典中文著作,旨在了解國學經典與文化,希望同學們能從這些文章中感悟到一些人生哲理,在她們朗讀的過程中能夠引起其他人的共鳴,對這些經典有新的感悟與思考。
據悉,此次開幕式共分為“讀”“品”“薦”三個環節。參與活動的十一位學生首先需要朗讀自己最喜歡的作品,然后講解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和感觸,最后說出自己的推薦理由。同學們紛紛使出渾身解數,穿旗袍、束長發、著民裝,在古色古香的教室與清亮悠遠的笛聲中引來了參會師生們的陣陣掌聲。
“我本身非常喜歡漢語文化,專業也恰好和漢語有關,平時在家也很喜歡看《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節目。”該校漢語國際教育17級學生龔雪飛稱,在這次比賽中,她朗誦的詩詞是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這次參加活動既是因為喜愛也是對自己能力的檢驗。一上臺我有些緊張,也出了一些錯,不過在這個活動中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明年我依然會參加,期待有更好的表現。”
“大學要在傳統文化教育傳播的理念、方式、載體和技術方面進行創新。”該校外國語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周慧敏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傳統文化教育傳播中,要從書本到生活,運用多種載體激活文化,將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使之立體化、多樣化,進而提高學生自主提高傳統文化的興趣,培養大學生自主了解學習傳統文化的習慣,從而深化傳統文化教育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