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圭白院士拄著拐杖,為大學生講解污水處理工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韓曉玲通訊員熊名揚攝﹚
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韓曉玲 通訊員 藍靜 李洋洋
4月16日上午,武漢工商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的實踐課堂,搬進武漢市湯遜湖污水處理廠。87歲的李圭白院士拄著拐杖,站在幾米高的大型污水處理罐前,與42名大二學生面對面交流。一起給學子們上課的,還有69歲的彭永臻院士。
兩位老院士都是中國水界學術泰斗,目前分別擔任該校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該校客座教授。在污水處理廠一處實驗項目工程現場,他們一邊帶著大學生參觀污水深度處理的過程,一邊生動講解著污水處理的專業知識。
“你們看,污水怎么在這個環節變得更黑了?”來到一個正在深度處理污水的蓄水池,李圭白院士指著池里的黑水發問。學生們頓時熱烈討論起來:“這是因為活性炭溶解了嗎?”“是不是加了化學藥劑的原因?”這時,李圭白院士因勢利導,細致講解了“粉末活性炭+超濾膜”深度處理污水的工藝,學生們恍然大悟。
彭永臻院士不僅講授了有關專業知識,還告訴這群“95后”:他帶的一名博士生并非來自985、211高校,但通過刻苦努力,在學術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他鼓勵學生在學習和研究的道路上不斷進取,爭取在水污染防治領域為國家作出貢獻。
院士現場講解,讓學子們對污水處理技術的實際應用有了更加直觀、深入的理解,也感受到院士們科學嚴謹的大家風范、一生執著追求的治學精神。學生周定威說:“今天的實踐課真特別。走進污水處理廠,和院士近距離接觸,向他們請教,激發了我對科研和技術應用的濃厚興趣。”
當天下午,李圭白院士、彭永臻院士還為師生們做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