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在數字化車聯網服務的競賽中,日產、豐田等汽車公司的相關服務卻沒有受到日本本土市場消費者的歡迎。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相比美國和歐洲的消費者,日本消費者對于車聯網等功能接受度不高,日本司機更傾向于將智能手機連接到汽車系統上,而這意味著數據流向了蘋果或谷歌等智能手機供應商,汽車企業也因此失去了巨大的機會。
該情況與十年前發生的手機事件類似,當時日本品牌錯過了向智能手機行業的大轉型。翻蓋手機在別處幾乎已銷聲匿跡了,而在日本卻依然存在,因為它們能滿足基本使用需求,且易于老年人使用。該現象和翻蓋手機在當地被稱為“孤島效應”(Galapagos)。
豐田已開始一項叫做T-Connect的服務,該服務能給日本司機提供實時交通信息并可以預定餐廳。但該服務還沒有被用戶大范圍接受。豐田也正考慮其它各種方法給用戶提供良好的車聯網服務。豐田的車聯網公司于2016年開始運營,希望到2020年70%新車都用上該系統。
日產先進工程研究高級副總裁淺見孝雄(Takao Asami)稱,“2020-2025年將迎來轉折點,如果我們錯過了那段時間,將造成很大問題。”日產3月份表示,該公司計劃2022年給在主要市場銷售的所有全新日產、英菲尼迪以及達特桑提供車聯網系統。本田汽車尚未公布其目標,但該公司正和日本軟銀(日本最大的軟件銷售商)合作開發新的車聯網技術。
目前,日本汽車制造商幾乎控制著日本汽車市場,并在日本進行大部分產品研發,對它們來說,面臨的威脅是,隨著全球車聯網服務需求的持續增長,美國、歐洲和中國的買家都喜歡車載購物、娛樂和定制優惠券等功能,競爭對手正奮力研發,包括通用汽車在內的競爭對手都在押注車聯網。
通用汽車,于1996年在凱迪拉克轎車上安裝安吉星系統(Onstar system)后,毫無疑問成了車聯網服務領域的領導者。最初是為緊急安全而設安吉星,目前可使駕駛員通過儀表盤娛樂信息系統預定餐廳、享受附近加油站的打折優惠。據知情人士透露,通用汽車并未公布安吉星的財務業績,但長期以來一直盈利。
在中國,領克將在4月25日開幕的北京國際車展中宣傳其最新的車聯網功能,領克面向城市年輕買家,通過按下按鈕,即可享受時刻開啟的車聯網和即刻乘駕分享體驗。
在歐洲,出于安全目的,歐盟正強制性實施車聯網功能,要求新車從4月份開始配備eCall技術。在車輛發生嚴重事故時,即使駕駛員無法撥打電話,eCall也會自動將緊急服務發送到車輛所在位置。
日本當局從未助推過類似系統,當地汽車制造商也沒有提出過吸引用戶的服務。據咨詢公司SBD Automotive數據分析,日本只有10%的汽車安裝了車聯網功能,相比而言,美國、歐洲和中國汽車安裝該功能的比例分別占49%、31%和20%。咨詢公司SBD Automotive預計,到2020年,美國和歐洲三分之二的汽車將安裝車聯網功能,而在日本,安裝該功能的車輛屆時將少于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