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汽車訊 北京時間3月20日消息,據《汽車新聞》網站報道,在同中國車企聯姻20年之后,福特與中國的關系出現了一些問題。
作為一家美國汽車制造商,福特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份額正不斷流失。根據四位來自福特和在華合資企業的消息人士的說法,眼下福特正在努力維持住在同中國企業(長安汽車集團和江鈴汽車集團)合作過程中雙方針對彼此的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福特向在華銷售部門施壓以期獲得更好的銷售業績。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向記者說到:“長安和福特已經聯姻近20年時間事件,但雙方對于彼此仍然存在不信任。”根據福特亞太營運部門負責人彼得·福利特的說法,為了改善同中國合作企業的關系并扭轉近期在華銷量的跌勢,福特正在準備推出一系列新車型以及旨在加強中方管理團隊的活動。
數據顯示,盡管2017年中國汽車銷量上漲3%,但當年福特在華銷量還是下跌了6%。2018年前兩個月福特在華銷量更是大跌23%。
彼得·福利特表示福特對中國市場關注的重點已經超越銷售數據,在華合作架構問題才是他們的首要關注點。他在接受路透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認為福特同中國企業的合作關系形態是好的,我希望它能夠變得更好。”
有觀點指出目前福特在中國市場遇到的麻煩可能會持續到明年,而屆時福特推出的新車型登陸中國進而幫助福特重獲增長動力。彼得·福利特說到:“今年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前行道路會有些曲折,而到了2019年或將迎來發展良機。”
彼得·福利特表示福特計劃到2025年將在華營收較2017年水平提升50%,期間福特將推出超過50款全新或者改款車型。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新車型之中就包括15款電動汽車。
使用更多中國本地員工
根據三位知情人士(一位長安汽車官員以及兩位福特中國分公司內部人士)所透露的消息,過去12至18個月內,福特對華關系緊張的事件已經影響到福特在華合資企業中負責銷售業務員工的士氣,而上述企業中的銷售人員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
消息人士還指出,在福特嘗試改進旗下兩大獨立品牌和雙分銷系統工作流程之后,銷售人員的士氣下降尤為明顯。
長安汽車的一位官員向記者說到:“在長安福特公司內部,福特常常把他們意志強加給中國合作方。他們對中方的一切經營活動都要出手干涉,這導致我們開展工作十分困難。員工士氣低會直接影響企業的銷量,而品牌銷售團隊在制定提升銷量政策方面也會受到士氣低落因素的影響。”
長安福特公司的一位發言人則表示長安和福特之間的合作態勢保持較為理想的狀態。不過有消息人士也指出,自福特在去年晚些時候采取措施加以應對之后,雙方的關系出現了改善跡象。
福特已經承諾將采取更多完備的措施同中方合作開發新技術和產品。其中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有一種可能性是江鈴汽車同福特或將盡快在中國啟動電動卡車和廂式貨車的聯合研發計劃。
迄今為止福特在同長安汽車以及江鈴汽車合作產品開發方面鮮有合作 ,雙方只是推出了中國特供的Escort轎車和七座版本Edge跨界車。
福特還承諾將招募更多中國籍新員工并為現有中國員工升職,這些中國員工將取代從國外來到中國工作的福特員工。事實上在中國工作的外籍員工往往缺乏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使用中文的技能,而這樣在同中方人員合作時工作效率會大打折扣。
福特已經告訴長安汽車和江鈴汽車在未來四年內,其將用中國本地員工取代合資企業中的多數外籍管理者,到2021年福特在華外籍員工人數將削減70%。
正在進行中
福特一位消息人士向記者表示,福特在華合作事宜“正在進行中”。不過由于前福特中國首席執行官羅冠宏在今年1月突然辭職,福特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增加了不少復雜因素。
去年8月羅冠宏剛剛被任命為福特中國首席執行官時,他的任務之一便是加強公司對外關系,其中就包括福特在華合作伙伴。然而就在上任之后短短五個月,羅冠宏就突然宣布辭職,福特方面表示他辭職是因為“個人原因”,但羅冠宏對此卻不予置評。
借助SUV和跨界車在中國的熱銷,2013年和2014年福特在華銷量分別增長近60%和17%,由此使得其在外國品牌中國銷量榜上一舉超越豐田和本田。
然而如今福特在中國市場的前進動力喪失殆盡。2017年福特的競爭對手之一通用汽車在華銷量達到400萬輛,而福特僅為119萬輛。本田和豐田在華銷量也超越了福特。
兩年之前,福特在參加中國國內的車展時,有意識的將兩家在華合資企業合并在一個展臺展示,這樣做也使得福特品牌在對外展示時的統一和突出程度有所提升。
根據福特兩位消息人士所透露的消息,一開始福特和兩家在華合資企業并未就兩大合資品牌將各自分銷和售后渠道合并成為全國性單一售前售后渠道的問題上達成一致。
不過之后長安汽車和江鈴汽車陸續同意了該方案。在去年的上海車展上,全新的福特展臺首次出現同公眾見面。福特和在華合作伙伴正在著手在今年底之前成立統一的分銷和售后公司,這也許正是彼得·福利特所提到的福特與中國合作伙伴所邁入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