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1月宣布欲打造“中國首家智能移動生活運營商”、構建“智能移動生活生態圈藍圖”的品牌戰略之后,2月28日,綠馳汽車集團聯合創始人、總裁(CEO)王向銀從公司的頂層架構、研發模式、產品組合規劃、智能出行運營等方面,進一步闡述了綠馳當前所取得的系統性成果以及未來規劃。
解密造車第五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溝通會上王向銀還拋出了“第五模式”這一概念,在他看來,傳統車企、設計/零部件企業、跨界進入者及低速電動車企業是當前比較常見的四種造車模式,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走出一條差異化的發展路線,而這正是綠馳所將打造的“第五模式”。
據了解,綠馳汽車的“第五模式”首先由最初的市場通路平臺做起,形成完善的分銷網絡從而打造分銷能力,然后通過資本運營并購優質三電業務,形成核心技術儲備,進而再由經銷商集團擴展到出行服務,進一步擴大市場通路能力。
與此同時,依托綠馳汽車本身分銷產業鏈,利用已掌握的新能源汽車核心三電技術以及擁有的共享出行業務,結合共享的智能技術及智能制造的智能汽車作為載體,通過智能分銷及共享出行實現智能移動,進而實現智能移動生活,打造一個共享的生態價值鏈,從而提供智能服務構建完整的智能移動生活共享生態圈。
未來基于“第五模式”,綠馳汽車還將逐步鏈和互聯網、出行服務、分銷、研發、制造、采購等產業發展利益相關方,通過共享發展成果、共創發展思路、共建發展機制,建立戰略伙伴合作模式,助力綠馳汽車打造全能型“智能移動生活運營商”。
布局全球 打造黃金研發鏈
事實上,綠馳汽車在整車研發中已經實現了全球化布局。綠馳汽車以意大利都靈工程中心為基礎,英國考文垂和美國硅谷為輔助,形成全球創新中心,進行全球平臺架構及模塊化、智能駕駛研究及電機技術開發。
同時,綠馳汽車以上海研發總部為核心,無錫研究院、北京未來院等專業協同,打造國內工程中心,進行工程轉化應用實施,重點進行整車集成、系統開發及試制試驗。隨著國內工程中心與海外創新中心的布局完成,一條鏈合全球優勢資源的黃金研發鏈已打造完成。
同時,綠馳汽車已經規劃建設北部基地、中部基地、東部基地三個國內制造基地以及意大利定制車型制造基地,打造出四大基地多維發力的格局。據悉,全球4個制造基地將從2019年開始陸續投入使用,到2023年,四大生產基地可達到55萬輛/年的產能。
三大平臺助力打造雙品牌
在車型方面,綠馳規劃了CC-Platform (城市車平臺)、M-Platform (主流平臺)、S-Platform (超級平臺)三大平臺,協同發力進軍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覆蓋微型、緊湊型及中型的全系列產品,以滿足綠馳出行和綠馳分銷在不同區域、不同客戶群體對高性價比、中高端及高端產品,和不同層級的新能源汽車智能移動生活需求。
據了解,三大平臺產品將與2019年陸續投放市場,其中CC-Platform (城市車平臺) A00/A00+/A0-級純電車型將推出3門2座及3門4座車型,并分別于2019年9月份和2019年12月份投產。而基于M-Platform (主流平臺)打造并在上海發布的A級高性能SUV將于2019年10月份投產。
此前已在上海亮相、基于S-Platform (超級平臺)打造的首款轎跑產品天王星轎跑,按規劃將于2019年6月投產,并接受客戶定制化生產。同時,S平臺中的超級轎跑還將于2018年3月6日在日內瓦車展面向世界重磅亮相,除此之外,在今年綠馳汽車還將與國內知名車企合作,持續拓展聯合品牌U能,并在2019年與綠馳汽車意大利都靈事業部合力打造國際知名品牌。
在智能出行領域,綠馳汽車將構建起以綠馳汽車為核心的智能移動生態圈,其服務將涵蓋車輛的購買、使用、保養維護、保險與駕駛管理、車輛出售與報廢等五大階段。而在在共享出行中,綠馳汽車會結合分時租賃、拼車、順風車等共享出行模式,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用車服務為用戶創造智能的社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