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荷蘭監管機構日前表示,盡管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在整個歐洲市場上被批準使用“自動駕駛(Autopilot)”功能,但Autopilot功能所使用的名稱引發高度關注,理由是該名稱可能會誤導消費者。

荷蘭道路交通服務(RDW)機構發言人Therese de Vroomen周一表示,她目前尚不清楚RDW是否會對特斯拉“Autopilot”這一被廣泛關注的功能名稱會采取何種跟進措施。
今年5月7日,一輛開啟了Autopilot自動駕駛功能的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中部的一段高速公路上與一輛拖掛車相撞,導致車內駕駛員不幸身亡,自此,特斯拉的“Autopilot”駕駛輔助系統功能被密切關注。
上周,德國政府警告特斯拉公司,不得在其汽車廣告中使用“Autopilot”字樣,即所謂的“自動駕駛”功能,因為這將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德國政府擔心,特斯拉自動駕駛的宣傳,將會讓消費者誤以為電動車能夠安全地實現自動駕駛,因此自己在高速公路上無需把心思放在開車上。
特斯拉一名發言人回應稱,“Autopilot”被應用于航空航天工業領域已有幾十年時間,只是一種有人狀態下的運行系統,該公司提醒所有的開車人必須隨時關注汽車行駛狀態。
RDW機構發言人Therese de Vroomen表示,目前RDW只是在內部展開了討論,但尚不確定是否會像德國那樣要求特斯拉禁止使用這一名稱。
德國KBA道路運輸管理局一直在警告特斯拉車主,“Autopilot”功能并不意味著車輛可以在沒有司機持續關注的情況下上路行駛。
但德國消費者保護機構vzbv周一表示,“Autopilot”系統根本就不應該上路。“致信給特斯拉司機敦促他們不要使用Autopilot,這些做法還不夠,這等于將發生事故后的責任推到了消費者身上。“vzbv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稱。